“不吃早餐危害大”有科学依据吗
北京日报 张田勘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不少年轻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因为玩到深夜第二天早上不想起床,却被注重养生的父母薅起来吃早餐。不吃早餐的危害真有父母想的......
北京日报 张田勘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不少年轻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因为玩到深夜第二天早上不想起床,却被注重养生的父母薅起来吃早餐。不吃早餐的危害真有父母想的......
上海6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青蒿素常被认为是疗效稳定且副作用小的一线抗疟疾药物。记者14日获悉,近年来青蒿素类衍生物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及某些类型肿瘤方......
科技日报北京1月29日电 (记者张佳欣)包括美国布朗大学研究人员在内的合作团队发现,睡前饮用酒精饮料不仅不会改善睡眠,反而会导致快速眼动睡眠减少。该研究小组在新一期《......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大量蛋白质对于治疗疾病至关重要,然而要将其制成口服药,几十年来一直难以取得突破。这些蛋白质的给药途径一般是注射,对患者来说很不方便。据《自然......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当有人开始哭泣时,其他人常常会感到同情和关心,但其背后的生物学原因不仅仅是激发了同情心。据发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杂志上的论......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当人们饱餐一顿时,胃会向大脑发出信号,从而让身体意识到是时候停止进食了。现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利用这一原理设计出可在胃内振动的可服用胶......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张佳欣)根据即将在北美放射学会年会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年时腹部内脏脂肪含量较高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存在关联。阿尔茨海默病最早期......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张佳欣)一项在老鼠身上进行的新研究可能解开了困扰部分人许久的谜团——晕动病。据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报道,西班牙巴塞罗那自......
王信强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在蜱虫唾液中发现一种新型蛋白,能够关闭人体的炎症反应。研究人员称,此发现可能促使新一代抗炎症药物的诞生。
蜱虫唾液及其包含的各种......
科技日报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张佳欣)在一项开创性的研究中,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缅因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称,他们离让青春永驻的“灵丹妙药”又近了一步——提出了......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当地时间6月15日,在芝加哥举行的2023年美国内分泌学会年会上,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公布的研究显示,作为间歇性禁食的一种形式,早段限时饮食(eTRF)......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一项由美国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研究人员领导的新研究表明,毛囊黑色素干细胞(McSC)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可在毛囊的生长室之间移动,但随着人们年龄......
科技日报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张佳欣)无论是扭动脚趾还是抬东西,身体的肌肉都会平稳地扩张和收缩。有些聚合物也可做同样的事情,就像人造肌肉一样,但需要危险的高电压刺激。......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德国科隆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蛋白质复合体阻止了人类细胞、小鼠和线虫中基因组损伤的修复。他们还首次使用药剂成功抑制了这种复合体。相关论......
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 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高糖高脂的西式饮食会改变消化道微生物群的组成,使有害代谢物产量增加,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抗生素治疗可以缓解病情。......
【国际战“疫”行动】
科技日报北京12月21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一组科学家表示,一些人在感染了新冠后未能恢复嗅觉的原因与嗅觉神经细胞持......
科技日报北京12月1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神经元因退行性疾病或创伤而受损后,几乎没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因此,恢复神经网络及其正常功能是组织工程领域的一项重大挑战。以色......
科技日报讯 (实习记者张佳欣)美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使用单次胸部X光片就能预测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在10年内死亡的风险。在29日召开的北美放射学会(R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