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团队研制出儿童专用人工心脏
中新社武汉4月15日电 (记者 马芙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协和医院”)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该院联合相关企业研制出全球最轻、最小的磁......
中新社武汉4月15日电 (记者 马芙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协和医院”)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该院联合相关企业研制出全球最轻、最小的磁......
沈阳3月14日电 (李伶俐)“心肝联合移植难度极大,风险极高,但如果不手术,患者几乎没有生存希望。”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刘涛如是表示。记者14日从北部战区总......
哈尔滨3月5日电 (张松 记者 刘璐)“开泵”!随着手术团队的一声令下,年轻的血液涌入全新的发动机中,“人工心脏”正式运转。术后3小时患者即恢复意识,12小时后拔出气管插管,停......
乌鲁木齐3月5日电 (陶拴科 杨梦晴)新疆首例“换心人”李庆仁4日度过心脏移植手术后的第22个生日。22年中,这位“换心人”不仅成功适应新生活,还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
近期,一名17岁中国足球少年在西班牙集训期间突发脑死亡,引发公众对青少年运动健康的关注。在校园生活中,一种常被忽视的健康隐患——遗传性心律失常,悄然威胁着孩子们的生命......
中新社上海2月16日电 题:临床科研“两手硬” 心外医生推动心脏手术创新
作者 范宇斌
心脏手术是外科领域难度最高的技术之一,被誉为“刀尖起舞”。在上海交通大......
杭州6月21日电(张煜欢)近日,年轻患者小高(化名)因强烈的呕吐和胸闷、腹痛,来到浙江省中医院钱塘院区就诊。原以为是普通的肠胃病,没想到检查后发现是暴发性心肌炎。不到一......
◎本报记者 华 凌
前不久,北京、武汉等地举办马拉松比赛,相关话题备受关注。
每当马拉松比赛结束,终点附近的地铁站、公交站总会出现一些挪不动腿、艰难下楼上车......
本报讯(记者 孙奇茹)全球首款多通道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全新一代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微纳米光电操控技术与微纳米机器人……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医疗器械......
上海1月11日电 (记者 陈静)年过九旬的老人可以接受高难度心脏手术吗?答案是:行!
记者11日获悉,93岁、受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等心脏疾病困扰多年的张奶奶(化名)在上海交通......
寒冷的天气促使心脏疾病进入高发期,最近热搜上频频出现有关心梗去世的新闻。为什么寒冷的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的时节?专家指出,这是由于寒冷的刺激下,血管突然舒张或者收缩......
广州12月21日电 (蔡敏婕 张蓝溪 张诚斌)瓣膜是心脏泵血的“阀门”,要依靠主动脉瓣、二尖瓣等来保证血液的单方向流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行政副主任郭惠明21日表示,主......
科技日报武汉12月7日电 (宋孝天 记者吴纯新 通讯员王继亮 聂文闻)7日,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协和医院”)接受新型瓣膜材料“补心”的13岁先天性心脏病患......
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 李纯)在第二十四个世界心脏日(2023年9月29日)来临之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汪宇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更多人关注心脏瓣膜病及其......
■洪怡 张华
夏末时分,暑热未散。早晚温差逐渐加大,在这样的环境中,脆弱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更需警惕“高危时刻”。
根据医院历年统计数据,气温每升高1℃,到急诊就诊......
上海8月23日电 (记者 陈静)7岁男孩乐乐(化名)胸廓突起,乍一看,会被认为罹患“鸡胸”。其实,他胸腔一半空间被一个巨大肿瘤占据。这个肿瘤贴近心脏和大血管“雷区”,如同一个......
2022年1月10日,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科学家完成了全球首例基因编辑猪心脏移植入人体的手术,开创了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又一先河。该手术成功避免了器官移植后的超急性......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中国已成为心脏瓣膜病高发国家。近年来,心脏瓣膜病的微创介入治疗发展迅猛,相关新技术不断涌现,为心脏瓣膜病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也为更多无法接......
“ 就去医院简单看一个‘胸闷’,为什么大夫让我做这么多检查,难道是遭遇了‘过度医疗’?”去过医院筛查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会有这个体会,抽血、化验要一堆项目。但你可......
上海3月24日电 (记者 陈静)罹患肿瘤,却“栽”在心脏?这对肿瘤患者来说并不是危言耸听。
记者24日从“复旦中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心脏病团队工作回顾会议”......
体积更小、摩擦更少、血液相容性更好 作为治疗心衰最有效的手段,心脏移植后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90%,10年生存率可达70%。目前我国终末期心衰患者接近100万,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