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自然》指数:2024年中国的癌症研究产出位居世界第一
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全球知名科研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4月24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最新出版的《自然》增刊“2025自然指数-癌症”显示,2024年,中国以2614.52的份额......
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全球知名科研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4月24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最新出版的《自然》增刊“2025自然指数-癌症”显示,2024年,中国以2614.52的份额......
朝“问”健康丨胖人易患癌?哪些食物致癌、哪些防癌?专家解答
4月15日至4月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其实这......
北京4月18日电(赵方园)“肺癌防治需贯彻‘早筛早诊早治’原则,尤其要提升公众对健康体检的重视。”4月15日-21日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举办......
多晒太阳会得皮肤癌?吃西蓝花、大蒜真能防癌吗?
每年的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15日,央视新闻《医学公开课》推出特别直播《我们该如何真正有效防癌?》,邀......
南京4月16日电(胥林花 周威 吴梦然)每年的4月15日至21日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科学防癌健康生活”。15日在江苏举行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肿瘤......
杭州4月16日电(张煜欢)4月15日,第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浙江启动仪式在浙江省肿瘤医院举行。现场,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
上海4月16日电 (记者 陈静)在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中国抗癌日到来之际,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5日发布了《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5......
上海4月16日电 (记者 陈静)在上海,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癌症负担持续加重。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方面15日披露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新发癌症病例9......
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
在众多癌症之中,胰腺癌有着“癌中之王”的称号,严重威胁着公众健康。胰腺癌在临床治......
今天至4月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最新数据显示:肺癌目前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一的癌症,肺癌连续十年位居全球......
重庆4月12日电 (梁钦卿)4月12日,2025中国抗癌协会西南整合肿瘤学大会在重庆举行。大会汇聚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抗癌智慧与力量,聚焦区域肿瘤防控、学科前沿探索、指南建设......
中新社香港4月10日电 (记者 韩星童)香港大学(港大)10日公布,港大医学院研究团队成功开发突破性癌症免疫新疗法,名为光敏混合型γδ-T细胞外泌体,能针对并摧毁癌细胞,为癌症......
北京3月6日电(记者 孙自法)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癌症研究论文称,阿司匹林或可在小鼠中增强针对癌症转移的免疫响应,这一显示出阿司匹林限制癌症转移潜力......
北京2月25日电 日内瓦消息: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织)在24日发布的报告中警告,作为全球第二大常见癌症,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激增趋势。
据联合国日内瓦办事......
多学一个知识点
——常见的肿瘤对症支持治疗方式
镇痛治疗 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必须尽早控制。忍痛或不规范的镇痛治疗会造成难治性慢性疼痛,进而使患......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了解到,近年来中国癌症筛查诊疗水平不断提高,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尤其是中国传统高发的上消化道肿瘤发病和死亡率显......
北京11月25日电 中国癌症基金会成立40周年纪念暨首届全国肿瘤公益慈善大会的近日召开。此次大会以“群策群力,乐善有恒”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倡导......
8月9日电 癌症是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的重要原因,但肿瘤标志物升高原因很多,并不一定都是癌症在作祟。首先,炎症和感染也能导致肿瘤标志物暂时升高。其次,生活习惯也会影响肿......
手术或活检会促进癌细胞扩散、“饥饿疗法”能抗癌……
关于肿瘤治疗方法的这些传言可信吗
◎本报记者 陈 曦
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不断发展,医生获......
中新社北京3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代谢》最新发表一篇由北京大学科研团队领导完成的癌症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通过一项包含小鼠和......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但压力过大则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特别是慢性压力会增加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还可能助推癌症转移。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科学家在......
癌细胞“能量工厂”影响免疫疗效 或能识别哪些人从癌症治疗中受益
科技日报北京1月29日电 (记者张佳欣)线粒体是存在于活细胞中的“能量工厂”。英国苏格兰癌症......
【今日视点】
◎本报记者 张梦然
科学家利用近25年时间破解了一个“细胞谋杀案”。顺带着,还解决了另一起“T细胞消失案”。
从果蝇到小鼠,再到人类,一系列......
◎本报记者 张 强 通讯员 白 进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是所有恶性肿瘤中五年生存率最低的癌症。而利用常见的平扫CT,很难检出胰腺癌。如今,有了人工智能(AI)的辅助,......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癌症防控之路
不久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名誉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终身荣誉教授汤钊猷的“我一生做成两件半事”人生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