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及大,见微知著 —— 36K创新中国!

结合文化、科技与狠活 艺文荟澳2023如何联动全城

阅读 923
来源 艺术中国

从盛夏到金秋,“艺文荟澳: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2023”透过八大板块共31个遍布在全城各区的精彩展览,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丰富而深刻的文旅体验。作为由澳门特区政府整合本地各界资源主办的国际艺术盛会,本届“艺文荟澳”汇集了多个政府部门、外国驻港澳总领事馆、企业、高等院校、画廊和艺术社团等机构,以及策展人、艺术家、美院学生等群体的强大力量。用city walk 穿行这座世遗名城的人们会深切感受到这个“联动全城”的双年展带来的艺术+文旅的魅力。回顾这场持续超過三个月的艺术活动,一边感叹其汇聚的国际艺术佳作之众,也在见证澳门不断进行拓展尝试的决心和努力。

结合文化、科技与狠活 艺文荟澳2023如何联动全城

用艺术联动一座城

这是一场联动全城的艺术盛事。如翻开的导览图所示,“艺文荟澳2023”标记的28个展览空间和地点,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澳门半岛、氹仔、路氹区及澳门大学横琴校区。的确可以从中看到这个双年展的格局和野心。

结合文化、科技与狠活 艺文荟澳2023如何联动全城

几步之遥,作为六件公共艺术作品之一,来自南非及以色列的雕塑《炼金术的飞跃》为空旷的澳门文化中心艺术广场增添了艺术的气息。青蛙象征着进化和重生,而“炼金术”概念强调科学与灵性的历史性融合。这件运用光学变形原理的雕塑,不但意趣盎然,更是结合科学和灵性的佳作,身坐其中,的确会让人产生各种联想和反思。

结合文化、科技与狠活 艺文荟澳2023如何联动全城

如果以主场馆为主心,你会发现,四大城市馆离主场馆都比较远:在澳门半岛的有位于塔石广场的京都馆、海事工房的深圳馆和市政牧场旧址的塞尔韦拉新镇馆,伦敦馆则在氹仔的龙环葡韵。从参与城市的组合和场馆的分布,都显示出澳门作为多元文化交流中心的独特个性。

“高等院校艺术展”更是远在位于横琴岛的澳门大学。此展览在吸收澳门四大艺术院校的学生作品的同时,还跟内地的四家重要美院合作,让学生们在学院的层面上完成了对话和交流,浓厚了青年创作氛围。

此外,八个分别位于渡假村、酒店、商场和居民区的平行展,其中有六个是商业画廊,一个是小区艺术活动。从中可见当局在推动本地艺术产业发展的努力。

就如同阡陌相通的街道链接起各个街区和社区,各个展览也因为展览主题而紧紧相连。

结合文化、科技与狠活 艺文荟澳2023如何联动全城

本届“艺文荟澳”以“命运的统计学”为主题,观照科技发展带来的期盼与忧虑,探讨科学与信仰之间的碰撞与互动。邱志杰在〈总策展人言〉中表示,澳门特殊的地理位置将它置于全球知识、信仰和生活习俗交流的前沿地带,澳门本地和国际社群人民秉持不同信仰成为城市的著名特征;同时,澳门也是近代科学与传统思想激烈碰撞的地方。因此本届双年展“关注那些作为全新视角探索信仰传统的艺术作品,以及以深邃的人文视角思考科技史的作品。”

更加成熟的双年展

首届“艺文荟澳”于2019年启动,轰轰烈烈地点燃了本地众多艺术爱好者的热情和野望。澳门艺术博物馆馆长、“艺文荟澳2023”副总策划袁绍珊表示,“艺文荟澳”是一个集合全澳门众多文化资源的品牌文化项目,历经两届的打磨,今年比以往更加成熟。具体表现在:参展艺术家来自的地区更加多元;板块构成更加丰富,集合了澳门六大综合度假休闲企业、多个政府部门以及商业艺术机构;在兼顾国际知名艺术家的同时,也重点扶持本地艺术家参展;参考了威斯尼双年展的模式,不再将展览聚集在某一个区,而是尽可能多地分布到街道和社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澳门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当代艺术氛围。

结合文化、科技与狠活 艺文荟澳2023如何联动全城

回家路上的学生站在“命运台风”作品前

袁绍珊介绍,与以往展览分布在澳门的公立场馆相比,今年的展览开始更多地进入社区和街道,利用本地策展计划和平行展的方式,进入到一些充满活力、但以往并不是展览空间的新场所。其中,通过征集评选的4个“本地策展计划”分布在不同的社区,让更多市民大众更加便利地亲近艺术;平行展板块接纳了专业画廊的参与,推动澳门商业艺术机构稳步发展,助力相关产业走向成熟;六件公共艺术装置分布在文化景点和生活小区,分别呈现来自中国、印度、墨西哥、南非、以色列、韩国、英国及美国艺术家的创作,让哲学的深度和艺术的趣味走进人们的生活。

此外,今年的“城市馆”板块重新邀请了国际城市的加入,共有四间城市馆,分别为“塞尔维拉新镇馆:命运之玄学与不幸之科学”“深圳馆:方舟-机器人&人&城市”“伦敦馆:二十一世纪的教堂”“京都馆:协同节奏”,这四个以城市为单位的展览既有文化底蕴又有科技创新,分别呈现了各自的人文艺术面貌,也为澳门这个多元文化交流中心增色不少。

经历三届发展,“艺文荟澳”对于打造一个可以传承的双年展有了越来越明确的发展方向。袁绍珊介绍:“澳门的地形跟威尼斯很相似,小巷四通八达,非常适合city walk。所以我们参考了威尼斯双年展的模式。比如上面所说的深入社区、与社区结合;主场馆会在参展艺术家所在的国家和地区比例上有一些侧重,比如今年配合主题去呈现东南亚的艺术力量;跟葡萄牙以及葡语国家的艺术家合作,兼顾东南亚艺术、澳门本地艺术还有葡语国家的艺术,这也是我们跟其他双年展不同的地方。”

结合文化、科技与狠活 艺文荟澳2023如何联动全城

东南亚艺术成为本次主展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来自于柬埔寨、泰国、缅甸、菲律宾等等国家的艺术家参展。新加坡艺术家苏珊-维克多带来的作品《升月》,由600块圆形镜片组成,镜片让风的运动清晰可见,灯光在作品上可以转化为满月。作品反映出现场的自然因素如何对作品外观和体验带来的变化的力量;赫利-多诺是印尼最具国际知名度的当代艺术家之一,擅于用幽默的方式表达对社会与政治问题的反思与批评。其作品《MAJU人类发展》表现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中,以其积极和消极的作用影响着人类的文明和文化,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人道主题等发面存在着不平衡。然而,为了更好的未来,生活必须继续下去。

澳门艺术博物馆展览策划、“艺文荟澳2023”主场展统筹吴方洲表示:“澳门与东南亚地理位置相近,同时我们对东南亚艺术家也非常感兴趣,所以就花了很多心思去邀请、搜罗这方面主题的艺术作品,有意识地去发掘东南亚地区的艺术家能够在澳门展出。东南亚一直给我们一种神秘感,而通过这次展览让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之余,还能通过作品及其背后的含义深入去了解他们的历史文化背景。”

同时,葡语国家艺术也成为展览中的一大亮点。

结合文化、科技与狠活 艺文荟澳2023如何联动全城

结合文化、科技与狠活 艺文荟澳2023如何联动全城

结合文化、科技与狠活 艺文荟澳2023如何联动全城

“致_的启示录”策展人,从左至右为陆竹与林小雯

结合文化、科技与狠活 艺文荟澳2023如何联动全城

“致_的启示录”由埋栏文化提案,林小雯和陆竹策划,邀请樊燕君、梁子毛、梁臻、刘安妮、妈打沙律与张健文、克莱门特‧瓦拉及张璐参展,展览由呼应“命运的统计学”去探索科技跟信仰、跟当代生活的关系:启示录借用典籍的名字邀请艺术家从他们的角度和关注的点去提出一些科技时代的预言,而下划线_则可以让所有观众去自行代入。

林小雯曾经在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担任澳门馆策展人,陆竹则拥有近10年的表演艺术、视觉艺术以及音乐项目的策展经验。她们介绍,展览意在创造一些不同人生阶段会面对的问题,所有的观众都可以在艺术作品中找到一些人生启示。因此尽量选择多元的媒材,有装置,有影像,也有一些互动的作品。

结合文化、科技与狠活 艺文荟澳2023如何联动全城

结合文化、科技与狠活 艺文荟澳2023如何联动全城

“命运台风”策展人、艺术家吴卫鸣

结合文化、科技与狠活 艺文荟澳2023如何联动全城

“命运台风”由“一孖艺术”提案、吴卫鸣策划,参展艺术家包括君士坦丁、陈显耀、邹志全及吴卫鸣。项目与澳门每年7月至9月会经历的台风有关。命运很难估计,作为自然现象的台风虽然可以预测,但同样难以估计。吴卫鸣表示,统计学代表了科学,现代人相信科学,但是生活中也有很多难以用科学和数据统计的东西。随着智能科技的高速发展、地区及国际环境的急剧改变,现实中的情景亦似台风一样,对人类的生活、习惯及对生命的理解做成巨大冲击。疫情过后,世界被迫接受新的秩序与挑战,人们也将思考:风暴过后的我们将何去何从?

艺术家吴卫鸣所在的“一孖艺术小组”曾于2022年代表澳门特别行政区参加第59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

结合文化、科技与狠活 艺文荟澳2023如何联动全城

结合文化、科技与狠活 艺文荟澳2023如何联动全城

虽然主场展和特展已于近日结束,但11月到澳门,你还可以看到四个本地策展计划的展览,以及压轴的多件出自国际大咖之手的公共艺术作品,众多文化、科技与狠活结合的艺术节目在澳门粉墨登场。(文/江静)



本文由 36K创新网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