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及大,见微知著 —— 36K创新中国!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推出艺术家杨伯都个展——“圆室”

阅读 824
来源 艺术中国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推出艺术家杨伯都个展——“圆室”

展览现场

(一)

我时常感觉杨伯都的画作来自我所经历的过去,那是我在国外看美术馆的记忆。偌大的展厅,在脑海中化作一瞥。可能是记忆的生成,有某种奇特的化学反应,当你身处博物馆中,很难察觉“空间的感受”和众多“名作”哪个会留在记忆里?“一瞥”置身于当时,只是众多目光里的一个,直到多年后,这个抽离出画作的凝视,无意间成为这段记忆中唯一的凭证。

记忆的画面总是偶然的,我总将杨伯都的“美术馆系列”与有关记忆的叙述进行关联。和“故事”相比,它并没有完整的情节,也并不揭示某个道理。说是某种“情境”,它又有些抽象和短促,匆匆一瞥,像是“余光”所得。我更愿意把它称为“情形”,它是空间的气氛,发生的踪迹,记忆的躯壳或是现实的虚像。

“空间”也暗含着艺术家的某种理想。美术馆里的情形既是艺术家描绘的主题,又投射了个人的情感与意识。在长达10年的时间中,杨伯都反复描绘着美术馆里的各式时空。那是一个和现实有着极大差异的世界,无论多么动人心魄的悲歌,过往历史的纷扰与起伏总是在美术馆里尘埃落定。在这里,“观看”有着足够的距离。往前数500年,那些发生足够遥远,以至于我们难以全然目击事情的起始与结尾。往近数,数年间,现实的迷雾仍未褪去,我们置身其中,缺乏观看需要的距离和时间的沉积。

美术馆亦是现实的反题,它像是熙熙攘攘的城市中的一处静室,一种隐语。无论窗外上演着什么样的故事,现实有着何种不安和遭遇,你总能在叠合的空间中净化感受,获得别样的时间感。人们驻足其中,凝视着画作中的世界,触碰遥远的历史与故事。但也因为时间的尺度,阻隔了当下,感受变的悠长而恒久。

某种意义上,杨伯都所描绘的是时间的韵律。而在10年的叙述中,韵律又有着自身的削减。从硕大而又开敞的展厅,到层层墙面的阻隔,再到局部中私密的转折,空间总是在逐渐凝聚,目光亦越发细微。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推出艺术家杨伯都个展——“圆室”

展览现场

在最初的物象上,挂有作品的墙面,充满内容,杨伯都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艺术史和艺术家在美术馆游历时的所得。几年后,她的工作越发推向极致,物象在不断地减少,空间的尽头也逐渐转化为局部。2019年,杨伯都画了几张博物馆中的展台,台面上早已空无一物,它与背景中的白墙一起,将故事与情节彻底清除。空间回到了自身原有的结构。直到“地板之海”系列的出现,墙面变成了天空,实体变成了虚无。这个长达十年的美术馆系列,又回到了它的来处,它曾经承载的历史和信息,转化为一种更为抽象的意象:地板像是海浪一样无穷无尽的延伸,指向更遥远和广阔的时空。墙面化作天空,海平面上只有两座岛屿,隐隐约约的保存着故事发生的可能。在空间的分隔处,海,承载着岛屿,它一次次冲刷着记忆的边缘,然而海就是海,它不听人的陈情,就像命运不听人的辩驳,大海从不留下任何可被铭记的踪迹。

无论杨伯都的作品中描述了美术馆里的哪些画作,那些墙面上悬挂的作品并非是她所叙述的中心,也不是杨伯都最初的灵感。和艺术史中那些经典的“画中画”、“隐喻的再隐喻”相比,杨伯都更关心美术馆中独特的时空关系:来自历史的名作如何定格于一个瞬间?建筑如何容纳作品中的时空?空间的叠合里观众的游移、现实的记忆与观看的目光有着何种关系?

(二)

在杨伯都的记忆中,有个挥之不去的场景。1980年代末,她住在天津的紫金北里,那里原本没有什么特色,它和绝大多数城市中的小区一样,有着相似的街道、景色和结构。直到1991年,5岁的杨伯都在窗外看到一个奇特的景象,硕大的天津广播电视塔在她眼皮下建起来,屹立在湖的中心。这座庞然大物长久的分割了窗外的世界,成为天空的阻隔。那是孩童眼中最初的观看,窗户的视角、高耸的结构,透视的阻隔,在彼时早早预埋了杨伯都的目光。多年后,与之相似的经历,激活了这段有关“目光”的记忆,留学美国的杨伯都,在纽约街头,在两座高楼的缝隙之间,看到狭窄的天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推出艺术家杨伯都个展——“圆室”

《在美术馆 2023 2:05》,布面油画,200 x 150 cm,2023

这个“迷宫”式的展厅结构,也为观众作品提供了静谧而又纯洁的阅读感受,真实的空间与画中的虚构才最终完成了移步换景,成为一种绵长的格调。这也意味着艺术密切参与了建筑,可以被每个人看到,画面中的情形与叠合的空间完成了某种共谋。

画作中的“门洞”既是一个出入口,也是下一处空间透视的“四角”与“画框”。8张作品描绘了两处户外的风景,它源于杨伯都在高昌的一次旅行。这些2000多年的遗址,历经数千年的风化,诸多朝代和王国的更替,时到今日,你仍能想象曾经高度的繁荣与无限的辉煌。只是,最初的建造者渴望万代的期许,如今只剩下皇权的遗迹。但无论有着何种故事,这些遗留的古迹都有着相似的纪念碑性,它蕴含着一种史诗感,它与历史中的阿房宫、明堂、天坛,库布里克电影里的黑色金属块一样,像是祭祀,欲接受某种与天连接的信号,成为一个时空中的介质,连接未来与过去。

8张“圆室”中的画作,亦是杨伯都对两处风景的变体。画作间不同的时刻,组成漫长的钟表。时针有时指向黄昏、有时指向清晨。在黄昏和傍晚之间,已经入夜,但阳光留下的影子还没消退。而在正午,最晒的时候,白花花的让你头晕,有着闷闷的一种灰色。时间在这里被静止,仿佛被钉在墙上,而秒针在“一瞬”与“恒久”间徘徊。于是,黄昏成为一个转化点,明晃很快转成黑白。

时针又指向空间,画作中高昌夜晚上空的一颗星点,与杨伯都工作室外的星点既是一物,又相隔数千公里。空间感又源自于《圆室》的内部,和大多数风景画相比,杨伯都的空间并没有提供出口,远方总是被阻隔。画中的透视既邀请我们通过门洞进入,却又不断的将我们推出。画中的近景是真实的,物质是重要的,它让你毫无防备的进入场景。之后,叠合的空间,四边的墙体,又吸引着我们去寻找尽头,但远景要么是阻隔的,要么是虚幻的,尽头也只是空无一物。或许,正是这种缘故,我们才能理解杨伯都作品中始终存在的凝固感。她所表述的并非风景里的喜怒哀乐,而是潜藏在意识中对“转化点”本身的兴趣。

直到空间的尽头,转化的谜底才被完整的揭示。那些远看像是“一线天”的画作,与孩童记忆中的“目光”,窗外湖心的天津电视广播塔的阻隔,纽约两座楼宇间的天空在杨伯都的经验中才得以弥合。然而,无论何种概念,《圆室》绝非逻辑或是美术史的产物,而是内在于艺术家自身的情感。2014年,杨伯都在父亲的病床前,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白昼与暗夜,面对死亡的到来,疾病像是一场漫长的黄昏。杨伯都第一次开始想象一个没有入口和出口的空间:这是一个没有门的房间,这里没有头,也没有尾,没有东南西北,只有无尽的迷途。或许没有选择,才能让人心安,灵魂的深处所需要的并非是“可能”,而是绝境和宿命本身才能让你释然。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推出艺术家杨伯都个展——“圆室”

《在美术馆-圆室2 7:21》,布面油画,275 x 200 cm,2023

或许是这场演出,给杨伯都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回响,它暗合了艺术家过去创作中时空易逝的感受。画面中,散落的花瓣像是老者生命的隐喻,留下的大鼓成为故事的余音,一个人便是一场戏,一个鼓,一个锤,只是几样东西,便可以千变万幻,足以唱尽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然而,“骆玉笙”又有着和女性有关的隐喻,她和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有着某种时空的相似之处,她们有着自己的画中画,戏中戏。她的唱腔足够中性,像是旁观者一样保持着若近若离的距离,百转千回,词曲中有着自己的道义。(崔灿灿/文)

关于艺术家

杨伯都,1986年生于中国天津,2008年获得天津美术学院纯艺学士学位,2012年获得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纯艺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关于策展人

崔灿灿,策展人,写作者。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本文由 36K创新网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