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及大,见微知著 —— 36K创新中国!

席华:公共艺术“在地性”不足会导致形式花哨内容空洞

阅读 813
来源 艺术中国

撰文_席华

近些年,艺术界和文旅圈的公共艺术项目颇为热闹,作者也参加过一些公共艺术的创作活动,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谈谈对公共艺术创作“在地性”和持续性的一些认知和思考。

其一,公共艺术的“在地性”不是机械形式的在地、而是内容与艺术高度相融的“在地”。

所谓作品的“在地性”,其实就是为某一特定场域而专门创作的艺术品。而这个为特定地点、特定空间创作的艺术作品能连接历史与现实乃至畅想未来,在保存历史记忆和非商业化的过程中,鼓舞人心、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成为实现公共艺术服务于美术馆、博物馆或社区或乡村或文旅的精神载体乃至物质载体。作者理解的“在地性”,其实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不同的公共艺术项目应该存在明显的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因为“在地性”的基因就是非同质化的。

席华:公共艺术“在地性”不足会导致形式花哨内容空洞

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其中的“五四运动”浮雕。

国内如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虽然“在地性”艺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由国外艺术家提出并运用,但也不影响笔者认为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标志性的、无可替代的在地性著名雕塑作品。

席华:公共艺术“在地性”不足会导致形式花哨内容空洞

席华:公共艺术“在地性”不足会导致形式花哨内容空洞

席华作品《记忆树》,2017年完成,桂林美术馆。

同样是雕塑装置作品的《记忆树》,也是作者进行在地性艺术实践的又一个例子,该项目完成于2017年。

《记忆树》的前身是一棵柚子树,栽种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建馆初期,该柚子树却于2016年枯萎。当时有人建议将其铲除在原地另外做一个雕塑。作者在实地考察并了解展馆的历史发展脉络之后,作出了保留原树、将其艺术化升级为有历史承载的《记忆树》。

就地施工、依形而制的《记忆树》在金属的包裹之下“凤凰涅槃”,2017年完成后得到美术馆和观众的认可,一时成为参观者和游客的打卡之地。

如果这棵《记忆树》挪移到了另外的地方,树是立起来了,也可以是一棵艺术的不朽之树,但是,它与展馆的内在联系包括空间联系就被截断了,没有了历史的溯源和承载,就不是当前的这棵《记忆树》了。

席华:公共艺术“在地性”不足会导致形式花哨内容空洞

美国艺术家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的《倾斜的弧》(Tilted Arc,1981),1989年被拆除。

所以,当美国艺术家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的《倾斜的弧》(Tilted Arc,1981)被法院判决妨碍广场通行需要迁走时,他宁可拆掉这个作品也不愿意换个地方重新安装,理由是:这件作品是专门为纽约联邦广场而做的,除此,别无选择。

纵观现在国内的一些公共艺术、艺术乡村等项目,个别作品的“在地性”不足、或者牵强附会,而有些作品“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形式花哨却内容空洞,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此,不赘述。                            

席华:公共艺术“在地性”不足会导致形式花哨内容空洞

席华

席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当代艺术家。

2023年,“榴莲·榴莲”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

2020年,第三届北京国际水墨设计双年展并获优秀奖;                            

2019年,“时代新象”——景德镇公共雕塑国际大展;

2018年,东莞雕塑装置艺术节;

2018年,艺术北京·公共艺术展;

2017年,“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季”驻地创作;

2016年,马来西亚莎阿南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

2015年,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民间的力量”开馆展;

2008年,北京798“金属之声”学术邀请展;等。



本文由 36K创新网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