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及大,见微知著 —— 36K创新中国!

聚焦艺术设计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中国城市艺术设计研讨会召开

阅读 970
来源 艺术中国

聚焦艺术设计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中国城市艺术设计研讨会召开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主持研讨会

主持人:石楠(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石楠秘书长首先代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对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同时转达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王进展书记的祝福。

石楠秘书长表示,召开本次会议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二是针对现实问题;三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空间品质、艺术品味的需求;四是回归初心,不忘对美学、艺术的追求;五是培养建筑师、规划师的艺术修养,提升决策者的艺术和审美修养;六是为美学、艺术工作者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在城乡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七是在国际交流中,增强美学与规划的专业融合交流;八是对城乡规划学科来说,需要夯实理论基础,服务发展需求,承担重要使命。

聚焦艺术设计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中国城市艺术设计研讨会召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覃川致辞

覃川(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覃川教授指出,首先城市艺术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统筹考虑,城市艺术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其次,要发挥美术服务经济社会的作用,回应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要求,增强城乡审美韵味和文化品位,使美术成果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第三,实现以艺术赋能城市规划建设,通过艺术增加城市吸引力。通过美育提升决策者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以“生活美育”提升大众审美素养,推动城市建设,集众人之智,答时代之问。

专家研讨

中国城市艺术设计研讨会

上、下午的专家研讨环节分别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郑宏主持。

聚焦艺术设计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中国城市艺术设计研讨会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发言

高建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华美学学会会长):关于城市个性美形成的哲学思考

高建平研究员强调,城市建设的美和功能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他以巴西利亚的城市设计为例,指出城市本身不是艺术品,它是动态的、具有时间性的。在居住空间被严格规划的城市里,思考和灵感的空间也会受到严格的限制。一座城市的美要以生态美为导向,要融入到城市的活态生活中,构成一个活的生活环境,得到城市居民的认可,这样充满生命力的城市才更美。

同时,高建平研究员指出,城市的美具有多样性、在地性,克服千城一面,需要对城市有深刻的理解,形成自己的特色。

聚焦艺术设计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中国城市艺术设计研讨会召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史论系教授张敢发言

张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史论系教授):绘画中的城市

张敢教授从绘画史的角度,通过对中外绘画艺术作品的分享,指出一座城市应该具有历史厚度,体现不同时代的积累过程。他强调,城市唯有留住文化记忆,拥有自己的历史故事,贴合人们生活,体现人与城市的关系,才能促使人们更愿意去表现城市。

张敢教授指出,生活在城市中,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改变城市和城市环境。美育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城市规划是一门大艺术,需要国家、企业、个人的合力,才能促使城市焕发活力。

聚焦艺术设计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中国城市艺术设计研讨会召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郑宏发言

郑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以城市艺术设计学,破城市雷同化之困

郑宏教授在教学过程中,对城市艺术设计学进行了持续探索,他强调,城市艺术设计可以强化城市特色与个性塑造,提高城市高附加值,提升城市竞争力。他认为应该确立城市艺术设计学概念,这是城市规划概念创新和发展的体现。城市艺术设计学应当从学科的科学性、合理性的论证中得到确认,产生共识,得到应有的重视。郑宏教授从宏观到微观,全方面地阐述了城市学体系需要城市艺术设计学这个分支。

郑宏教授引用朱自煊先生在1988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论述:“城市建筑艺术是一种三度空间的综合性造型艺术”,提倡建立将城市艺术属于造型艺术的概念,呼吁将城市纳入造型艺术范畴。

郑宏教授总结道,艺术设计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城市艺术设计学是实现城市建设“八字”原则中“美观”的主要学科支撑;城市艺术设计应融合于城市宏观尺度、中观以及微观等城市规划层次之中;城市艺术设计可以破解城市雷同化以及“千城一面”难题。

聚焦艺术设计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中国城市艺术设计研讨会召开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院长李麟学发言

李麟学(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院长):艺术介入城市—全球视野的上海实践

李麟学教授从“艺术与城市的全球化视野、艺术大格局带动上海城市、艺术大事件激活上海城市、社区作为上海艺术新载体、上海城市艺术人群新培育”五个方面来介绍上海实践。

李麟学教授以纽约、伦敦、巴黎、迪拜等城市艺术介入城市为例,来展示艺术通过不同的方式带动并激活城市发展。在上海实践中,李麟学教授以上海徐汇滨江西岸艺术带、浦东美术馆、上海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为例,指出上海通过一系列公共空间、公共艺术的建设,形成文化核心带,打造出与上海城市气质相吻合的艺术载体,带动了区域发展。除了新空间外,艺术也带动了上海老区域的发展,通过旧建筑的再利用等提升了区域品质。

李麟学教授简要介绍了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通过艺术大事件拓展艺术与城市的关系。李麟学教授指出,上海目前将社区作为艺术新的载体,尤其城市更新的展开,着力提升公共空间的景观建设、提升休闲游览功能、保存历史文化记忆。

李麟学教授指出,上海在城市艺术人才培育方面,结合艺术博览会、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等大型活动,通过实践促进人才成长。

聚焦艺术设计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中国城市艺术设计研讨会召开

浙江省建科建筑设计院原总规划师陈安华发言

陈安华(浙江省建科建筑设计院原总规划师):浙江城乡规划与艺术设计赋能之探索

陈安华总规划师重点介绍了浙江城乡规划与艺术设计,通过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富春山居图·三江汇流县域风貌样板区、古堰画乡大港头镇、东梓关村等大量案例,介绍了浙江在“城市规划 +艺术设计”、“城乡风貌 +艺术设计”、“美丽城镇 +艺术设计”、“美丽乡村 +艺术设计”四个方面的创新实践。

陈安华总规划师指出,通过艺术赋能,将城市艺术设计的理念和方法纳入到不同层级的规划体系中,对浙江城乡规划和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有效推动作用。他认为,通过艺术赋能和城市艺术设计,有效破解了“千城一面”和“千村一面”的雷同化,城市和乡村的地域特色和个性化得到了有效彰显;通过艺术赋能和城市艺术设计,持续推进城乡建设“颜值更高、底蕴更厚、气质更好、品质更优”。

陈安华总规划师表示,未来,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艺术设计激活城乡资源,引动艺术根基,赋能产业发展,美化空间环境,让艺术活化传统,让艺术提升品位,让艺术回归生活,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聚焦艺术设计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中国城市艺术设计研讨会召开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规划系副主任、副教授王英发言

王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规划系副主任、副教授):城市更新与城市艺术

王英教授以日本“大地艺术祭”为引子,指出城市本身具有艺术的本质属性,并体现在城市的整体环境中。城市艺术经历三次发展浪潮后,在全球竞争中其价值和优势得到突显,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城市更新的新触媒。

王英教授指出,城市更新经历了从地产驱动型向治理型转变,城市艺术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艺术家及其创作的艺术作品为城市赋能增值,艺术事件带动产业发展,艺术产业促进艺术消费。城市艺术成为城市文化独特标志,是城市具有艺术性的根本保证。

王英教授认为,城市是艺术品,更是艺术容器。城市艺术可有价,全社会认可艺术的美学价值和对城市发展的赋能;城市艺术可多元,满足政治意愿和公众意愿,满足大众现阶段审美需求与个性化艺术追求;城市艺术可参与,越来越多地发生在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所;城市艺术可变化,体现在其发挥的作用、存在的时长都可变。

王英教授表示,在城市更新中,应激发文化艺术在城市更新中的内在动力,增强公共艺术政策在空间改造过程中的外部支持,促使城市艺术成为公共空间在组织活动中活力塑造的保证、良性循环中品质提升的保证。

聚焦艺术设计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中国城市艺术设计研讨会召开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夏海山发言

夏海山(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城市空间艺术与文化的规划实施体系

“‘城市文化与艺术’呈现过程问题在哪儿?”夏海山教授发出灵魂拷问。他以中关村发展为例,指出物质环境规划与人文环境规划结合,更需要重视规划中的“人文艺术思维”,因为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文要素是推进城市再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夏海山教授强调,城市,正是一个以“文”化“人”的地方,以“美”养“人”的地方。他不断追问“城市的文化或艺术如何反映居民的追求?人民城市的艺术和文化品位如何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路径如何在当今城市规划实施体系中交融?”对此,夏海山教授谈了自己对“公众参与”的认识和体会,他表示,城市“向美而行”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多元交融,将“公众参与 ”真正纳入到规划实施体系。

聚焦艺术设计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中国城市艺术设计研讨会召开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更新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孟延春发言

孟延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更新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城市艺术设计管理

孟延春副教授指出,城市艺术设计具有阶段性、复杂性,城市艺术设计管理具有不确定性。

就城市艺术设计的阶段性而言,主要表现为成长性特征,阶段重点会发生变化,且会有所不同。城市艺术设计集中表现为城市整体价值观及城市市民的社会价值取向,是城市发展本质特征的外在表现形式,维系着城市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和灵魂。

就城市艺术设计的复杂性而言,主要表现为价值多元、形式多样、创新不断、标准不同,就城市艺术设计管理的不确定性而言,孟延春副教授表示,城市艺术设计的特性易导致管理权力自由裁量权的宽泛而增加治理的不确定性。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借助城市艺术设计塑造城市精神,保护和营运历史文化资源,弘扬民族艺术与融合国际艺术,开展城市艺术设计活动,完善城市公共空间和艺术设施,培育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城市艺术,大力发展城市艺术相关的产业。

聚焦艺术设计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中国城市艺术设计研讨会召开

与会嘉宾合影

经过一整天的深入交流,石楠秘书长表示,现阶段已经到了艺术和功能应该更好地融合在一起的阶段,需要回归到对人的精神需求的关怀,以艺术赋能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塑造美好的人居环境,建设城市精神文明,打造人民所需要的高品质空间。而这需要各学科、政府、企业、民众一起努力,满足人民对高水平、高品质的需要,承担我们的历史责任。石楠秘书长表示,能力恐慌是目前很大的问题,需要把美学教育、设计教育落实到教学体系中,提升未来从业者的能力。石楠秘书长强调,我们要放慢脚步,把品质放在首位,立足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遗产的角度,做经得住历史考验的精品。最后,石楠秘书长希望,加强与各位老师的合作与联系,逐步形成具有凝聚力的队伍,搭建相对稳定的交流平台,促进美学与规划的专业融合。

(图文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修改)

本文由 36K创新网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