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及大,见微知著 —— 36K创新中国!

国家展览的高质量发展 需对策展叙事建构和创新

阅读 1021
来源 艺术中国

8月29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湖南美术馆、武汉美术馆、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主办,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协办的2023“策展与未来”青年策展人系列学术座谈活动第三场学术座谈活动“策展与国家展览高质量发展”在中华世纪坛举办。

国家展览的高质量发展 需对策展叙事建构和创新

活动上半场

国家展览的高质量发展 需对策展叙事建构和创新

王洋

王洋|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学术部主任

王洋在发言中从自身参与的策展案例出发,重点区分了艺术和设计类展览的不同特点,在国家高质量发展时期,艺术类展览以视觉呈现为准,需要从“艺术总体”出发,打破不同题材种类进行分类展示,聚焦社会主义文艺观的具体表现,以明确的主题分类,体现民族身份的建构。包括:1)时代精神表现;2)世界文明互鉴的最新成果;3)艺术本源的创新探索;4)科技创新所带来的艺术前沿的发展。设计类展览与美术作品展览不同,设计类策展需要围绕“大设计”的概念,注重“日常性”“功能性”,体现“当代性”,尤其是对未来趋势的引领,核心表达“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探讨“世界的现代”与“当代的中国”互为参照式的共进与征象关系,实现归属感和身价值认同。关注的几大主题:1)特色前沿科技;2)国计民生;3)本土重生,传统赋能;4)关注当下日常。

国家展览的高质量发展 需对策展叙事建构和创新

任哲

任哲|中国美术馆展览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

任哲以“策展的温度——探讨馆藏陈列展的新思路”为题,分享了近年来中国美术馆不断加强对藏品资源的梳理、阐释,精心策划“典藏活化”系列展览,扎实推进学术研究与理论探索。在展示古今中外艺术“高峰”的同时,全面提升了中国美术馆对于本馆藏品学术研究深度和展览策划水平。“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系列展览”,通过四大主题及近六百件作品,集中展现中国美术馆收藏的经典美术作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红色革命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中外美术成果的交流与互鉴。该系列展览以新颖的策展理念、恢宏的展览叙事,使学术性与大众性有机融合,展现了中国美术馆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蓬勃生机。

国家展览的高质量发展 需对策展叙事建构和创新

活动下半场

国家展览的高质量发展 需对策展叙事建构和创新

王亚楠

王亚楠|北京画院美术馆艺术总监

王亚楠从如何策划主题性展览、如何以展览为媒介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如何打造中国文化强IP三个角度,论述了展览策划对于推进国家高质量展览发展的重要性。她提出主题性展览要弘扬社会主旋律,发挥启发教育意义,同时也要关注学术立场与艺术本体问题,起到大众美育作用;国际展览要注重展示民族文化的精华,传播时代风格的经典,同时要找到有效对话的频道与语境;在中国文化名片的打造上,需要找到具有国家文化属性的IP种类,通过全球推广策略与数字化技术媒介,形成矩阵式传播效应。她介绍北京画院已启动“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全球系列活动,将会联动海内外齐白石收藏机构,形成全球性艺术事件。活动通过展览、出版、论坛、数字化建设等内容,利用线下+线上的方式,结合数字与科技手段,让传统艺术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风采,在国际上传播好中国声音。

国家展览的高质量发展 需对策展叙事建构和创新

王静

王静|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员、《美术馆》杂志执行主编

王静以2023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展览“写生新疆:20世纪以来新疆主题创作研究展”的策划为例,回应了关于高质量国家级展览策划的思考。介绍了“写生新疆”展览的策划思路:以“边疆”这一话题作为展览出发点,观察20世纪以来不同时期不同文艺思想、理论方法影响下中国艺术家对新疆和民族图像表达的差异。她同时谈到如何通过展览的手段聚焦“艺术群体对新疆文化遗产的发现、保护和研究”等问题,以及通过展览的开放叙事架构与展览主题相关的“美术作品”的关系,整体理解“新疆”作为美术素材的意义和内涵等。

国家展览的高质量发展 需对策展叙事建构和创新

王春辰

王春辰|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委员、中央美院美术馆副馆长

学术评议人王春辰对发言者进行了点评:白茜回顾了展览的历史,列举了近三十年的几个重要展览,现当代艺术在中国展览体制中的转向、蔓延和推进,蔓延应该是在刚才所涉及的所有馆当中都在产生回响,展览和策展包括学术研究都构成了一体,这个可以说在蔓延,在推进。正因为不断的讨论和探讨,加上中国的美术馆的发展建设,构成了中国艺术体制或者艺术生态重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这样的艺术体制,美术馆、博物馆中,日常工作之外必须思考如何做和怎么样做,怎么推进我们的学术建设和学术研究,美术馆要起到建构美术、创造美术和书写和建构美术史的学术责任。

王亚楠介绍北京画院以齐白石为起点做了很多推广,特别在国际上怎么把一个学术史、艺术史和当今世界新文化品牌或者文化IP的推广有关,她的发言重点,建构叙事体系,在策展当中有这样的诉求。围绕齐白石的推广在不同国家举办,甚至把和国际的交流都挖掘,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这就是策展内容的拓展。

王凯谈到全国美展,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展览,在全国美展的模式下,怎么把中国的艺术往前推?包括艺术的形式、语言、作品,一层一层往上推举,这里面既涉及到美术教育,既涉及到艺术理念,既涉及到文化方向。我们对全国美展画面的样式、语言形式的方式面貌有很多期待。策展人是一个非常规范专业化的制度,能不能带有严格的策展人制度进行互动,这也是值得探讨的。 

王静从组织“新疆写生”这个展览,以新疆的视角,过去写生写什么?新疆每个时期怎么变化,和现代新中国的建构国家形象的建构关系是什么?做了很多探讨,我们可以展开由此有针对性的话题,内蒙、西双版纳或者西藏,甚至是东北等围绕中心区域的艺术创作?这些都是话题,有的针对语言本身进行探讨,有的针对话题探讨,话题在今天策展当中是很重要的点。就像讲好中国故事,讲什么故事?话题就是故事。

张文博梳理了湖北、西安这么多密集的水墨方面绘画的交往交流互动,在这样的关系当中,在水墨或者艺术语言的创作上引发一系列的变革,潜移默化的。水墨绘画在中国是非常大的课题,至今讨论不断,至今没有标准,也没有终结的答案,但是一直在持续当中。这种研究的问题再拓展转换成策展的意识变成具有普遍意义,我们策展对于美术史的写作是什么意义?每次策展前后做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很受启发。

本文由 36K创新网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