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及大,见微知著 —— 36K创新中国!

“中国表现2023”艺术作品展与学术研讨会在沪成功举办

阅读 1048
来源 艺术中国

日前,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指导,上海市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刘海粟美术馆、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表现艺术中心、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东华智库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主办,上海新虹桥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泰艺术中心、上海艺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表现2023”艺术作品展与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与艺术家参加了本次活动。研讨会以正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中国表现2023”这一大型展览为背景,围绕“何为中国表现”“为什么是中国表现”“如何建构中国表现理论体系”“如何实现中国表现的跨文化传播”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研讨会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本次展览策展人彭锋教授主持。

“中国表现2023”艺术作品展与学术研讨会在沪成功举办

“中国表现”缘起、风格与时代内涵

“中国表现2023”艺术作品展与学术研讨会在沪成功举办

彭锋教授则从美学及美术史理论出发,回答了“中国表现的风格定位是什么”及“为什么是中国表现”的问题。他依次从“再现““对再现的超越”“表现主义”“表现主义的东方起源”“写意”“表现性写意”“写意性表现”“革命性表现”“中国表现”九个层面梳理了中国表现的生成脉络及其风格定位。他指出,追求“形似”的艺术被称之为写实或者再现,追求“神似”的艺术被称之为写意或者表现。中国传统绘画将“神似”置于“形似”之上。表现性艺术在古今中外皆存在,但“表现主义艺术”特定地指代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欧洲出现的一种艺术运动,凡高、蒙克、席勒正是其中代表。尽管西方表现主义兴起的原因众多,东方艺术的影响却不可忽视。东方艺术,尤其是受到中国美学影响的东亚艺术,之所以能够将西方艺术从再现的传统中解救出来,其重要的原因便在于早在一千多年前,写意就赢得了与写实竞争的胜利。然而写意与表现也不尽相同。后者倾向于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感受,孕育于中国文化的前者则崇尚天人合一,不鼓励个人情感的肆意释放,而追求平淡天真的最高旨趣。20世纪初,中国艺术家开始学习西方艺术,一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写实绘画,另一部分艺术家则将西方表现艺术与中国写意绘画结合,形成了特别的表现艺术类型。20世纪30年代,鲁迅倡导的新版画运动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表现中的“大我”与西方表现中的“小我”间的区别由此可见一斑。彭锋教授指出,之所以在众多中国当代艺术样式和风格中突出“中国表现”,是因为过去一百多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有表现性艺术中蕴含的力量才能匹配此种巨变。历史表明,重要的表现主义运动往往伴随着时代的更替和国家的崛起,21世纪的“中国表现”将助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但如同中国崛起是和平崛起一样,与西方表现追求与传统的彻底断裂,对现实进行不妥协地批判,以及发掘“小我”的存在深度不同,中国表现强调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强调积极参与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并且展现的是“大我”的存在宽度。中国表现正在呼唤一种兼容现代性与中国性,现实性与超越性的新美学理论。

“中国表现2023”艺术作品展与学术研讨会在沪成功举办

张方白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与研讨会上分别谈到了“中国表现”艺术家精神气质之内涵,及其形式特征。开幕式上,张方白教授谈到,近四十年来,世界发生巨变,文化与艺术进入后现代主义时期,一批最纯粹、最孤独的文人创造了“中国表现”。他们既承袭了古人的文脉,又直面对世界与时代的困惑,既勇敢地融入世界现代主义,又坚守着中国精神和艺术传统。构成了中国艺术的基本形象和脉络,及“中国表现”的核心。在研讨会上,张方白教授则从绘画技艺的角度着重介绍了“中国表现”的典型笔法。相比于西方当代艺术在笔法之文化性的缺失,中国传统笔法蕴含着深厚的美学素养,是中国艺术家创作的重要源泉,亦是对外交流的法宝。中国表现艺术家们笔法各异,均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这是“中国表现”建立的出发点、基石与标准。提出这个问题是为了全人类艺术发展的指向和标准。在个人化的时代,笔法有着无限的发展可能性,“中国表现”艺术家的个人笔法将成为全球的独特标准,拥有独特的优势和贡献。我们应当坚信中国人能够创造伟大的艺术作品,并激励着这一代人戮力前行。

参展艺术家王易罡认为“中国表现”的概念涵盖了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且具有倾向性,具备形成文化与态势的条件。艺术家们面向时代与历史的个人困惑,故而使作品带有悲天悯人的印象。“中国表现”包括抽象绘画,但需要注意避免其失去精神内涵、文化态度和针对性,避免与当下的生活空间和个人精神态度失去关联,而沦为纯粹的装饰。艺术家必须拥有自我态度、愤怒和感怀,作品才能真正有表现力。他进而认为需要从语境、形成原因和方法论特征等方面探讨“中国表现”,以形成真正的绘画理论基础,为其走向世界奠定共识的基础。此外,他还指出,美国之所以能够将抽象表现主义艺术输出到世界,得益于国家资助和文化支持,由此构建了一种国家文化形象,这值得我们借鉴。

参展艺术家洪凌长期远离闹市,深居黄山作画,他从更加感性的层面谈到,西方表现主义的悲剧性及其内部爆发力启发了中国表现艺术家,将个人遭遇与民族遭遇紧密关联起来。他认为,“中国表现”艺术家应该深刻自省,内心是否已经有了真正的积累与沉淀,艺术表现中的“溢出”究竟是自然的,还是“自己晃出来的”。尽管中国文化强调“满则亏”,但有些东西必须要“溢出”,“中国表现”需要有饱满的激情,但需要适度,以保证其不失自然与本真。

中华文明与当代艺术的“中国表现”

“中国表现2023”艺术作品展与学术研讨会在沪成功举办

鲍薇华馆长从文明共建的角度围绕“中国表现”进行了发言。她谈到,“中国表现”艺术的缘起,可追溯至20世纪早期,众多留学或者游学海外的艺术家遵循蔡元培先生“择中西之精华而取之”的理念,形成自我的艺术思想和创作风格。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常玉、潘玉良、丰子恺、关良、吴冠中等艺术名家,便是中国美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先驱者、奠基者和开拓者。继承先辈艺术家们在表现艺术上的探索和实践,在德国表现主义、美国表现主义和德国新表现主义影响下的“中国表现”当代艺术群体,不约而同地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就了表现艺术体系下的不同个体的风格化创造,“中国表现”的群体艺术家建立了一个不同于西方艺术的体系,成为一个具备学术性、系统性的艺术流派。刘海粟先生一生推崇艺术的表现性,本次展览在刘海粟美术馆展出也便具有特殊意义。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教师董丽慧则以“中国表现”为例探讨新时代艺术的“启蒙”与“救亡”。她指出,从晚清、民国到21世纪,启蒙与救亡两种历史叙事并行共生,构成中国现当代艺术生态的基本底色。“启蒙”对应再现,完成人民大众的艺术启蒙任务,“表现”则是写实与现实主义的过渡,审美修养从表象升华到参悟本质。“中国表现”在国际场域中兼容了“民族性”和“当代性”,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地域特色与共同价值,“中国表现”对全人类的艺术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表现”的传承与传播

研讨会上,艺术家们多从“中国表现”艺术家的创作精神以及绘画特征进行了思考,且不约而同地就中国艺术的传播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中国表现2023”艺术作品展与学术研讨会在沪成功举办

杨卫教授也谈到,“中国表现”与中国传统写意绘画之间的差异,正是体现为“溢出”之感。他着重指出了“中国表现”值得思考与推广的三个方面。其一是“自由”。这是中国古代艺术和现代艺术,乃至全世界艺术的核心价值,表现主义则更为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特性。其二是世界性。尽管中国文化的某些元素并不具有世界性,但中国文化一直以来的表现却具有世界性,这要求我们挖掘传统理念时需要对其中世界性与非世界元素性进行甄别,去其精华,取其糟粕。其三,“中国表现”需要被更精确地定义,需要具象到艺术家的具体创作中,通过艺术家个体性表达与风格来体现。他还建设性地提出更加细化的分单元展览与传播方式,并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系列,如此,或许能取得更佳的传播收效。

“中国表现2023”艺术作品展与学术研讨会在沪成功举办

本次研讨会举办的当天上午,“中国表现2023”展览开幕式在刘海粟美术馆隆重举行。上海市长宁区副区长陈颖,刘海粟美术馆馆长鲍薇华,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本次展览学术主持张晓凌,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表现艺术中心主任、参展艺术家张方白,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会长、参展艺术家许江、刘海粟美术馆艺委会名誉主任、刘海粟之女刘蟾,东华环球集团、泰艺术中心董事长尹安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本次展览策展人彭锋出席了开幕式并先后致辞。开幕式还举行了“‘中国表现’艺术中心文献馆”成立的揭牌仪式,该文献馆由上海市长宁区图书馆和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共同设立。当天下午“中国表现2023——青年当代艺术提名展”也在泰艺术中心开幕。

“中国表现2023”已于6月下旬在刘海粟美术馆对公众展出。本次展览通过呈现刘海粟、林风眠、关良、许江、周春芽、谭平、张方白、周长江等二十余位“中国表现”代表性艺术家们作品中的中国精神和文化价值,深度诠释了艺术家们为探索艺术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做出的前赴后继的努力。

(卢秋竹等)



本文由 36K创新网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