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及大,见微知著 —— 36K创新中国!

国家博物馆推出“数说犀尊”展览,数字逻辑佐证犀尊之美

阅读 1060
来源 艺术中国

国家博物馆推出“数说犀尊”展览,数字逻辑佐证犀尊之美

展厅现场还原犀尊被发现时的场景(摄影 台馨遥)

看点一:智能导览机讲解,犀尊的肚子里居然还有宝贝?

1963年1月11日,陕西省兴平县豆马村的社员用锄头取土时,意外挖破了一只灰色大陶瓮,瓮里立有一尊铜犀牛。犀牛背后有盖,内藏17件其他器物,包括铜镜、带钩、锉刀、花贝等,大多是西汉时期的器物,有鉴于此,专家认为该遗存的埋藏年代为西汉时期。通过对比发现,犀尊的造型、纹饰和制作工艺,与战国晚期的一些文物很相似,因此亦有专家认为犀尊可能为战国遗物。在该出土地点周围并未再有其他考古发现,人们推测犀尊有可能是因战乱或其他缘故而仓促掩埋。这也给犀尊的来历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在展厅入口处,观众可以领取一台手机大小的智能导览机。借助这台智能导览机,观众无需操作,每走到一个讲解点附近智能导览机都会自动感应并讲解对应文物细节的音视频内容,实现走到哪,对应讲解到哪的观展体验。

国家博物馆推出“数说犀尊”展览,数字逻辑佐证犀尊之美

犀尊表面凹凸的精美纹饰机理(摄影 台馨遥)

为确定犀尊的铸造工艺,文保工作者利用X光探伤仪对其多角度拍摄,在犀尊器身多个部位发现铸造垫片,头部及四足与器壁被相同能量的X光穿透,可推断头部和四足有盲芯,为犀尊采用范铸法铸造提供了佐证。犀尊器身和四肢为一体浇铸,而器盖与流管则为单独分铸。犀尊表面凹凸的纹饰机理同样在铸造过程中完成,为上方的错金银纹饰提供基础和衬托。

看点三:透过展墙上的小孔,一睹令犀尊熠熠生辉的错金银装饰工艺

错金银又称“金银错”,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青铜器装饰工艺。这一工艺充分利用金银较好的延展性和引人瞩目的金属光泽,“绘”出千年不褪色的精美纹饰。犀尊表面纹饰飘逸流动、华美无比,就是错金银工艺的极好呈现。

国家博物馆推出“数说犀尊”展览,数字逻辑佐证犀尊之美

错金银装饰工艺细节(摄影 台馨遥)

国家博物馆推出“数说犀尊”展览,数字逻辑佐证犀尊之美

错金银云纹铜犀尊(摄影 台馨遥)

工匠通过结构弧线对犀牛的某些部位进行几何抽象和提炼,并以简洁的笔触打破了料珠的一团漆黑。同时,犀尊头部微微向左前方扬起,这一变化打破了对称所带来的呆板和僵化,而这一设计也同时满足了犀尊右颊部安插流管的功能需要,使器物倒酒的功能与动物特有的生命力的体现得到了巧妙的统一。研究人员将其放入数学模型中,发现犀尊多处尺寸比例符合黄金分割比例,而犀尊造型的曲线和轮廓走向亦有其内在的数学逻辑,符合斐波那契螺旋线系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犀尊各个角度均具有美感的原因。

透彻感知,智慧融合,智慧国博建设初现成果

近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着力推进智慧国博建设,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最新信息网络技术,在透彻感知、泛在互联、智慧融合、自主学习、迭代提升等方面不断进行新探索,既为广大观众充分享受高水平精神文化产品提供了更多可能,也为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无限空间。

国家博物馆推出“数说犀尊”展览,数字逻辑佐证犀尊之美

展览现场(摄影 余冠辰)

据国家博物馆数据管理与分析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李华飙介绍,对藏品的透彻感知,第一步是实现藏品的数据采集。目前,国家博物馆文物三维采集主要是利用高精度非接触式扫描仪完成模型点云数据采集,并通过精准纹理映射方式完成模型的高清贴图。在此基础上,再对文物三维模型进行渲染,最终形成渲染级、浏览级、研究级、复制级数据资源,以满足不同程度的数据需求。

国家博物馆推出“数说犀尊”展览,数字逻辑佐证犀尊之美

3D打印(摄影 台馨遥)

除此之外,藏品的三维数据在博物馆多种场景中也得到使用,助力博物馆藏品管理、展览,科研、文保、社教、文创等各领域发展。例如:通过3D打印,高速、便捷地将藏品数字化模型转化为实体,为藏品修复、复制,以及可触摸式科普展示等提供更多可能。

国家博物馆推出“数说犀尊”展览,数字逻辑佐证犀尊之美

展览现场(摄影 余冠辰)

(台馨遥/撰文、编辑,部分图片、内容由国家博物馆提供)

本文由 36K创新网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