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及大,见微知著 —— 36K创新中国!

门秀敏的新彩墨:氤氲的大美与世界的深蓝

阅读 1207
来源 艺术中国

墨与彩,这是两种不同的感知,一个走向玄暗深沉,一个走向绚烂华丽,如何把这看似矛盾的色感结合起来,并且赋予强有力又迷人的张力,这是中国艺术一直梦寐以求的大美。而进入现代性,还必须融入抽象化的思维,走出传统意象的程式化,但又不仅仅是西方抽象的重复,还必须再次回到自然的无限生机,打破个体化的风格发明,走向一种宇宙的生机感通,对于此探索方向与相互转化有着充分自觉的艺术家,其实并不太多,而门秀敏先生却早已了然于心。

门秀敏先生的彩墨,在持久的笔墨工夫与色彩感的陶冶之后,继承张大千的泼彩,但有所根本的转化,这就是总体上的泼彩,而不是局部,以及采取泼墨与破墨,泼彩与泼墨,多种手法同时运用,相互冲和,形成画面总体性的混沌状态。而进入混沌,一方面,这是中国文化创生的心法,只有从混沌开始,才可能打破所有的程式化与已有的图是,每个艺术家必须找到自己进入混沌的方式,从混沌重新打开空间;同时,进入混沌也是现代性艺术的基本特征,无论是波洛克的滴洒,还是表现主义的材质涂抹,都是为了消除已有的形象,而让偶发性与随机性得到充分的发挥。门秀敏先生从混沌中,把水墨与彩色,加以自由的冲击,顺着材质的自然走向,跟随墨彩的随机流动,而形成生动的画面,不是要强加给画面某种形式,而是随机应变,这就是保持氤氲化生的生发性。

门秀敏的新彩墨:氤氲的大美与世界的深蓝

中国现代性的绘画,从黄宾虹的深沉夜色与张大千的华丽泼彩,打开了现代性色彩的两极,绘画的基本课题就是要结合二者,没有夜色就没有现代性生存虚无的焦虑之真切性,没有明亮的色彩又看不到黎明的希望,随后赵无极结合泼彩与书写性来改造西方抽象,把黑色与彩色创造性的结合,其晚年水彩更是炉火纯青。

门秀敏先生也是处于这个中国绘画内在转化的这条进路上,以自己的水墨,加上水彩的生动性体会,融入重彩的强烈色感,以及西方油画强烈对比的色感,加以氤氲化生的内在综合,形成了自己的绘画技艺。如同很多人仔细观察并且有所总结的综合技法,在门秀敏先生的作品上有着充分的体现:水破色与色破水,水破墨与墨破水,色破墨与墨破色,让水、墨、色三者保持在活化的运作状态,以及相互共生的浑化时刻,形成原初生命力的感知张力,即,在深蓝中为我们发现晨曦,在玄暗中为世界发现光亮,这是一种哲理的大美。

门秀敏的新彩墨:氤氲的大美与世界的深蓝

门秀敏先生的色彩观可能需要专门的研究,他一定深入研究了中国文化的各种色彩体现,从五行色,到玄暗与虚白的黑白水墨,再到赭石青绿的设色,甚至与中国陶瓷的色感,尤其是“玄青色”深度契合,只是与西方色彩对照之后,我们称之为“深蓝”。门秀敏作品上的色彩饱满热烈,似乎就是经过高温的烧制,也就是说,这些作品似乎经过了生命激情的燃烧,经过了持久的“精炼”,具有一种精神的强度,但又处于烈火燃烧的流动之中,因此就具有了一种陶瓷的远古质感。

神秘玄暗的深度与色彩斑驳的强度,在中国色彩艺术家中还很少见到如此色彩绚烂的作品,这是综合了油画色感,乃至于面对了西方单色画之后的色彩重建,这是一种新的中国色?一种中国艺术家把个体生命的心色与宇宙天地冥契之后的色彩新体系。

中国当代艺术,并非仅仅是一幅画的事情,也非某种艺术风格的再造,而是一种生命宇宙的感通,是个体艺术家以自己旷日持久的练习,每一天如一日的创作,反复的探索,挖掘绘画的可能性,进入色彩组合的玄奥之中,寻找生命的闪耀光焰,发现世界深处的深蓝,打开内心深处的感应。

中国艺术的魅力在于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人心与天地的感应关系,把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烦恼与虚无中摆脱出来,进入一个虚色精炼的艺术世界,只有在这个斑斓的色彩世界中,我们的生命才可能如此饱满,充满了美好的梦想!

(作者夏可君,哲学家、评论家与策展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本文由 36K创新网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