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载千秋·同根同祖丨5000岁古树下感受中华文明生生不息
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其中树龄超过5000年的古树有5棵,全部位于陕西省。近日,“树......
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其中树龄超过5000年的古树有5棵,全部位于陕西省。近日,“树......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入选项目陕西周原遗址,被确认周原是3000多年前古公亶父迁岐之地,周原遗址刘家墓地考古多次出土“美阳”“美亭”陶文,与距......
12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发布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最新成果。 项目研究认为,大约从距今约5800年开始,中华大地上各个区域相继出现较为明显......
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 题: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谈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徐壮、杨湛菲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 题:从中华文明统一性看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系列述评之四 新华社记者白阳、徐壮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5月2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
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中国驻哥伦比亚使馆,携手哥著名学府安蒂奥基亚大学、麦德林孔子学院共同举办的“中华文明之源”文物图片展,在开展引起轰动后,岁末再度迎来观展高潮。悬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