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及大,见微知著 —— 36K创新中国!

姜芸芸:重构“都市村落”建筑秩序的思想者

阅读 834
来源 艺术中国

文/侯耀晨

“我认为建筑师都是现实主义者。在微观层面,建筑师要把控总平面布局跟各建筑单元布局之间的空间秩序;中观层面,要平衡城市界面和各建筑节点之间的优势互补;宏观层面,则要处理好城市规划视觉下开发商、业主等利益群体的刚需跟当地社会经济等总体发展战略与格局之间的交互影响。”谈到建筑师在建筑项目中的话语权问题时,姜芸芸表示:建筑师是现实问题的解决者,并非单纯的艺术家,必须在兼顾各方利益基础上进行博弈,有时候必要的妥协——也是对项目的一种推进。

姜芸芸:重构“都市村落”建筑秩序的思想者

杭州滨江·悦潮府(实景图)

从汉嘉设计到东南设计,姜芸芸的建筑风格包括了现代主义、地中海、法式、英伦,以及ArtDeco新古典主义与新中式等多种类型与风格。

由于在建筑设计过程对于综合审美风格的掌控能力,以及强烈的人文情怀,姜芸芸也被认为是一位积极倡导构建“都市村落”建筑新秩序的建筑思想者。

“新市民”需要怎样的建筑?

入行不久,即被委以重任,主导和参与了数十个精品建筑项目,这种行业资历在建筑设计师圈并不多见,姜芸芸回顾说,这得益于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对设计方向的全局把控能力,以及注重满足客户工作和生活需求的细节意识。”

以一个具体的建筑设计项目而言,姜芸芸通常会从多个维度考虑自己的工作。

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师,首要考虑的是在建筑平面总图上为建筑总体布局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秩序。这个总的空间布局设计原则,是尽可能扬长避短,发挥该地块综合优势,将其在区位、交通、日照、通风等方面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限度。

对于建筑设计中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的平衡,除了考量地块内的因素,也要考虑到地块周边山脉、河流、铁路等环境因素带来的交互影响。

姜芸芸负责的一个项目中,曾有一个地块紧邻铁路。在公司内部讨论中,姜芸芸提议将该项目所有楼栋的山墙面对铁路,而尽量将住宅的客厅、卧室、餐厅等使用频率较高的公共活动空间朝向另一侧,从而弱化了铁路对居民的影响。该项目后期交由另一个团队负责,他们采纳了姜芸芸的设计思路,打造一个开发商、业主和设计公司多方共赢的成功案例。

其次,建筑师要在注重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实现建筑画面美感、情感和理性的结合。在建筑设计过程,设计师要权衡舒适度、实用性等各种因素,满足不同人的需求,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力和创新能力,创造出更具特色的作品。

第三个维度,是既要帮助甲方业主(大业主)赚到钱,也要照顾到居住用户(小业主)的实际需求,从而帮助项目实现价值提升与可持续发展,拓展其品牌形象。

“我自己是不是愿意居住生活在这里,或者长时间待在其中工作?”这是姜芸芸在面对业主和公共空间使用者时设计和创意的原点,姜芸芸说,设计师需要在不同类型的项目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项目的设计细节,才能更好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

“都市村落”的人文关怀

在建筑设计领域,姜芸芸通过因地制宜、注重居住者体验的原创设计理念建立了自己的行业影响力。在更宏观一些的城市规划方向,姜芸芸作为一个“重构都市”村落建筑新秩序的思想者,也日益受到行业内外的关注。

姜芸芸对于城市规划领域公共议题的发现和研究能力,在其18年前在读硕士阶段已有所展现。这篇2005年发表于《特区经济》的论文题为《杭州与南京商品房价格比较及成因探究》,当时姜芸芸提出一个尚未引起两地城市规划者关注的地区中心城市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浙江、江苏两省都位于华东地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在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和城市布局上如此相似,但是两地的发展却各有千秋,这是为什么? 

为了找到造成上述发展差距的原因,姜芸芸以杭州和南京商品房价格比较作为切入口,从两省经济差异(杭州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南京的 1.27倍)、两省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差异、浙江省当时的城市化进程相对落后、政府土地政策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为了稳定地方经济建设,更好地吸引人才,控制好房价是当务之急。”的观点,呼吁政府应更加重视中低收入者的利益,加快发展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对外地打工者尽可能地给予同城待遇,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8年后的今天,当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已逐步成为各地房地产发展中的热点之一,重温这篇论文,一个建筑领域的研究者对于城市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深层问题的思考依然令人感同身受。

在入行7年后的2013年,姜芸芸发表于《浙江建筑》的论文《新形势下对“都市村落”构建的探讨》也是一篇值得关注的论文。此文重点探讨了以城市化方式去承载传统人际关系与生活方式,并赋予其新内涵的理念与方式。

姜芸芸建议“都市村落”的构建要从“社区中心、城市界面与节点、朝向、交往空间”四方面着手体现人与自然和建筑的共存与融合。 

姜芸芸在论文开篇指出,随着十六大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和众多新区的设立,使得当地人由此成为拆迁安置的对象,其身份由原来的“村民”变为“城里人”,不仅生活场景发生了变化,就业和交往方式、空间密度等整个生活形态也发生了巨变。在拆迁安置小区设计过程中,城市规划者和建筑设计师如何给予村民深层次的人本关怀,以新“都市村落”的形式达到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论文中,姜芸芸介绍了诸多为满足“使用者的本土化,较高的相识度与血缘关系的亲近性。”需求,为了帮助村民更好地延续生活传统而进行的“均好性”的空间设计原则。

其中,有一条关于“朝向的合理性与居民接受度。”的设计思路令人印象深刻。

姜芸芸在论文中回顾说,她们在对拆迁安置居民的调查中发现,当地居民对居住建筑朝向的要求普遍比较高,大多只能接受正南北向或者南偏东 15°以内的朝向。因此在论文中列举的项目方案中建筑朝向并未完全跟随道路,而是采用了南偏东 10° ~ 15°范围之内,并保证充足的楼间距,使每户都尽可能得到更加充足的日照与采光。建筑布置形态亦采用点式和板式结合的方式。小区入口空间与小区中心以点式为主,周边以板式为主。 

如果此地居民对于房屋朝向的传统观念未能在前期规划和设计中得到关注会发生什么问题? 

“意味着拆迁安置工作的不圆满甚至是失败,因为新建成的房屋当地原住村民不愿意住。必然影响到项目的交付。”姜芸芸深有感触地说,所以建筑师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首先要能解决现实中的各个利益群体关切的问题,其次才是现实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一个浪漫而不宜人居的建筑是没有存在价值的。(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由 36K创新网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