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及大,见微知著 —— 36K创新中国!

博物馆需要怎样的公共艺术?——“卓越城市建设与公共艺术论坛”研讨纪要

阅读 787
来源 艺术中国

博物馆需要怎样的公共艺术?——“卓越城市建设与公共艺术论坛”研讨纪要

论坛现场

作为上海“十四五”期间重要的城市文化标志性工程——上海博物馆东馆将于2023年底建成开放,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由此受托承办上博东馆公共艺术全球征集大赛。自2023年6月启动以来,大赛得到了国内外艺术家和艺术团体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吸引了国内外38所美术院校和设计专业院校、33家艺术协会和机构、60余家规划和建筑专业公司参与,目前已收到超过500份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品方案。

为进一步体现大赛的公共服务理念,持续征集优秀作品方案,让各界深入了解大赛组织方式的创新,2023年10月14日,上博东馆公共艺术全球征集大赛学委会会议、“卓越城市建设与公共艺术论坛”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举办,活动由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学主办,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承办,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汇聚一堂,分享了国内外公共艺术的经验和成功案例,为上海博物馆东馆赋能卓越城市博物馆建设建言献策。

议题一:与博物馆对话:公共艺术的当代价值

博物馆需要怎样的公共艺术?——“卓越城市建设与公共艺术论坛”研讨纪要          

中国美术学院原副院长、教授、设计史学者。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理论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包豪斯研究院院长杭间在论坛致辞

杭间教授首先谈论了在新博物馆学的影响下艺术博物馆的转向,上海博物馆作为以古物和传统艺术为主的博物馆,应在博物馆使命和宗旨的前提下思考它需要什么样的公共艺术。同时,要将公共艺术看作是项目而非作品,作品是单一的,而项目是系统性的,能整体地影响博物馆。第三,博物馆教育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博物馆作为价值输出进入大众文化,这与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密不可分,博物馆的教育深入到儿童、社区和社会团体,是一种交互性输出。

其次,杭间教授探讨了博物馆的空间变化,当代博物馆的展陈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全新的风格,因此艺术博物馆有了新的展览叙事,博物馆的公共艺术和视觉系统也随之呈现出新的公共性价值。他希望上海博物馆东馆进行公共艺术征集能够成为一种系统化的行为,不仅是对作品的征集,也不仅是公共空间的艺术形态,而是包含博物馆对公共艺术的整体理解。

博物馆需要怎样的公共艺术?——“卓越城市建设与公共艺术论坛”研讨纪要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知名艺术家焦兴涛在论坛中致辞

焦兴涛院长谈论了一个“去仪式化”的博物馆空间,是开放的博物馆空间,将博物馆仪式化的方式带入到社会生活、日常生活,公共艺术走入社会,走入生活。他提出“中国式”公共艺术的三个界面,一是由政府主导的、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自上而下的公共艺术,二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具有现代公共精神,尊重不同,强调基于平等对话和交流、具有自组织特征注重“参与”的公共艺术形态,构成了中国式公共艺术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我们在艺术领域中讨论的主体部分。三是立足于底层民间个体的,基于乡约礼俗,具有强烈自发性质的强调自我表达的公共艺术形态,它存在于基层、民间和乡土中国的日常生活和节庆之中,例如春晚、脱口秀等。

“中国式”公共艺术是三种形态和力量交织、融合、影响的结果。自上而下的“美育”在逐渐消除差异性、获得同一性的同时,也影响着强调“参与”精神的当代城市艺术的表达,而具有“出演”特质的新乡土艺术,需要通过与当代文化的融通,才能具备表达当下生命经验的能力,并共同参与塑造中国公共艺术的独特面貌。

博物馆需要怎样的公共艺术?——“卓越城市建设与公共艺术论坛”研讨纪要

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副主席、上海大学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院长、上海市领军人才汪大伟在论坛中致辞

汪大伟主席总结到,四位老师相通的话题是我们当下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博物馆?特别是上海作为卓越城市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博物馆?四位老师给了我们三种选择,一是充满艺术作品的博物馆,二是充满艺术气息的博物馆,三是充满鲜活生活的博物馆。这三个方向背后都有不同的方法、路径和价值取向。我借用杭间老师的一句话,我们要给上博提供的不仅仅是公共艺术的方案,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社会公共美育的体系,经过研讨,希望能够为做一个“中国式”的、具有上海城市精神风貌的、当代和生活方式密切结合的博物馆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议题二:作为城市地标的博物馆和公共艺术

博物馆需要怎样的公共艺术?——“卓越城市建设与公共艺术论坛”研讨纪要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授、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公共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雕塑学会副会长、美国国际雕塑中心会员沈烈毅在论坛中致辞

沈烈毅教授通过分享了他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谈论艺术家如何从公众出发,将自己“隐身”,重要的是公众通过作品得到精神的释放,公共艺术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

博物馆需要怎样的公共艺术?——“卓越城市建设与公共艺术论坛”研讨纪要

上海艺术摄影协会副会长、上海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知名艺术评论家徐明松在论坛中致辞

徐明松聚焦城市与公共艺术的关系,介绍了上海博物馆东馆公共艺术征集的背景。他提出,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生产的美学实践,艺术于城市不可缺,城市美学的阐发植根于城市历史记忆的文脉之中。同时,上博公共艺术全球征集不只是一个公共艺术的行动策略,与博物馆对话本身也构成公共性的内涵以及当代价值的演绎和呈现。徐明松认为上博东馆公共艺术的文化站位和精神支点应当是依托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开阔视野,一切以人为本;寻求文化根性,沿波讨源;要有立足当下,启示未来的前瞻性。

博物馆需要怎样的公共艺术?——“卓越城市建设与公共艺术论坛”研讨纪要

国际艺术策展人、德国明斯特艺术学院教授费迪南德·乌尔里希在论坛中致辞

乌尔里希教授分享了鲁尔工业区公共艺术的做法和经验,展示了很多案例,探讨如何通过公共艺术保存历史的记忆,发挥社会功能,给当地的人以归属感和自豪感。

鲁尔工业区重工业大幅衰退后,保留了很多工业遗迹,例如矿山建筑、传送旷塔、钢铁厂等,它们被艺术家们利用创作成不同风格的公共艺术,使得地区重新获得关注,也为旅游业的兴起做出了贡献,这对国内老工业区的改造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鲁尔区如今形成的开放式的博物馆群,是艺术家介入工业遗存形成的从工业到文化的变革。这类公共空间的艺术,不仅限于作品的审美力量,而且还与该地区的条件、历史、传统和可能的未来联系在一起。

博物馆需要怎样的公共艺术?——“卓越城市建设与公共艺术论坛”研讨纪要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著名艺术家、文化学者、美术教育家许江在论坛中致辞

许江主席进行了闭幕总结,他首先抛出了问题“什么是公共艺术?”,接着围绕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和公共精神来谈。他指出,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指的是历史、印记、身份、记忆,是历史记忆的地标、是公共精神的世界认同、是“苟日新日日新”的生活本身。公共精神指的是艺术的深刻转变,代表艺术史观的深刻变革,艺术越来越重视民主意识、公共意识,重视展览中的叙事伦理、观众感受等等,所以公共艺术可以是建筑,可以是馆藏,可以是一个景点,可以是一片坡地,可以是一个节日,但最后必须落脚在可感、可视、可转化、可记忆的艺术作品上。

许江主席认为今天大家分享的内容给评审带来很多可借鉴的地方,对大赛寄予很高的期望,但心中也有一点担忧,第一要避免功利性,即图解化的倾向,第二要避免装饰性,即文化碎片的拼合,数字语言的表层诠释。西方先进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相结合,他们互相契合,互相成就,并且成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文化形态,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希望上海博物馆东馆的公共艺术项目成为能经得起大家讨论、证实“第二个结合”的样板。

王受之教授在最后进行了总结,他谈到,博物馆的公共艺术相对而言有其特殊性和引导性,上海博物馆是传统艺术博物馆,沉积历代精品,而东馆的功能在延伸,收藏有海派艺术、当代艺术作品等,公共艺术应当与其定位相匹配。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的延伸,上海具有冷静自然的气质,希望上海博物馆东馆的公共艺术有包容性,与时代相关但没有刻意的时代的符号,不符号化,同时要自然,不要有过多的元素去烘托氛围,能经历时代的考验。

最后,各位与会的专家学者、艺术家、观众一同预祝上海博物馆东馆公共艺术全球征集大赛获得圆满成功。

本文由 36K创新网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