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及大,见微知著 —— 36K创新中国!

图像的弥留之际——摄影师牟瀚林个人展览探讨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阅读 1074
来源 艺术中国

图像的弥留之际——摄影师牟瀚林个人展览探讨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此次展览中的每一 张图像都是在其命名的日落过渡时期拍摄的 ,有意地聚焦周围环境与人的互动 ,营造出神秘的氛围。尽管摄影作品没有太阳的存在 ,但它们巧妙地捕捉到太阳光线在波浪上的反射 ,暗示着梦幻般的黄昏色调。这个艺术决策不仅突显了黄昏海洋的欺骗性美丽 ,也加强了希望的持久力量。尽管这些故事都充满了悲剧 ,但对一些失踪人员可能 还活着的希望依然存在。镜头里不仅仅是海滩落日,更是传达这些图像背后的悲剧内核——在极具诗意的画面中 ,寄托了无限的哀伤。夕阳是一天光阴的弥留时刻。在漫天的余晖中,人们常常在黑暗来临前感受到对于光明和过去的追思。在观赏这一组摄影作品时,我们被提醒着:这有关一些人生命的最后时刻,美丽的风景常常也是危险的、不可触碰的。

摄影师牟瀚林从小对艺术怀有深厚的情感,视艺术为避风港。“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多元的文化和艺术形式让我不断探索,形成了现在的风格。”他说。而展览中的每幅作品都像是一个时光的碎片,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微妙联系以及时间的流逝。”围绕我的世界是我主要的动力和灵感来源。它的深沉和无尽的叙事不断地吸引我。在创作中遇到瓶颈时,我会在回顾这些生活的细微故事中找到慰籍。我的驱动力来源于与这些经验的深厚人类联系,以及通过我的艺术解释和分享它们的内在欲望.”

对于此次选择在报纸上展示作品 ,牟瀚林认为这是一种新的连接方式。“报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承载了信息和故事。将我的摄影作品放在这样的媒介上,为它们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故事。”牟瀚林表示,这种方法为他的作品创造了新的叙事视角 ,建立了过去与现在之间的桥梁。

在快速变化的艺术界 ,与其他艺术家保持联系是至关重要的。牟瀚林经常参加艺术活动,与同行交流并深入参与在线社区。“艺术是一种对话,与其他艺术家交流是推动自己创作的动力。”他分享道。接受和吸取反馈也是他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如何平衡批评与自己的艺术直觉,牟瀚林认为:“建设性的批评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方式 ,但艺术家也需要忠实于自己的视野和感受。”

摄影中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已经不再是新鲜事,但牟瀚林却给它带来了新的解读。“我希望我的作品能跨越时间,连接过去和现在,让观众在其中找到共鸣。在牟瀚林的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美丽的海滩和夕阳,更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对自然环境的的深入思考。他用自己的镜头和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世界,让我们在这繁华喧嚣的都市中,找到了一丝宁静和思考的空间。(文/严龙,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本文由 36K创新网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