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及大,见微知著 —— 36K创新中国!

观自然剧场,听青山之音——“在青山•群响艺术季”观后记

阅读 1166
来源 艺术中国

观自然剧场,听青山之音——“在青山•群响艺术季”观后记

青山访客中心 摄影:刘鹏飞

青山村很洁净,柏油路边是修整的竹林和花草,家家户户皆是欧式洋楼,村子很幽静,只有偶尔的鸟鸣和风声。“在地与共通——乡村如何联结与生长”论坛在青竹外饰的青山访客中心举办。

论坛结束后,本次艺术季的策展人姜剑向笔者介绍了艺术季的基本情况:“在⻘⼭•群响艺术季”从2023年6⽉5⽇开始,⾄7⽉16⽇结束,共分为“公共艺术”“自然剧场”“声音现场”“在地联结”四个策展单元。共邀请162位国内外艺术家、编剧、演员、舞者、建筑师等不同领域的创作者,在青山村 15.6平方公里的乡野范围内呈现46件艺术作品,8部⾃然剧场作品,2个声⾳现场,16个在地⼯作坊,8个展览,2场学术论坛,集装置、设计、建筑、视觉、表演等不同形式的场域性作品。

观自然剧场,听青山之音——“在青山•群响艺术季”观后记

Matt Hope《Outer Ear,Inner Sphere》图片来源:“在⻘⼭•群响艺术季”主办方提供

观自然剧场,听青山之音——“在青山•群响艺术季”观后记

姜元《青山之弦》 图片来源:“在⻘⼭•群响艺术季”主办方提供  摄影:王鹏团队

青山村以竹闻名,本次装置作品中,除《竹林音场》外,背靠竹林的《青山之弦》是用在地竹材细密编织的竹舞台,它是艺术家姜元对宇宙生命连接的想象,《青山之弦》也是此次艺术季声⾳现场的⼀部分,作为摩登天空的音乐主舞台,这里呈现了6场⾳乐表演。

观自然剧场,听青山之音——“在青山•群响艺术季”观后记

孙大勇《梦》 图片来源:“在⻘⼭•群响艺术季”主办方提供  摄影:王鹏团队

除竹林以外,水田也是作品集中之地。午后阳光下,田野里蓝红橙白四面“旗帜”闪闪发光,那是摄影师尹超为人类最日常的食物——麦子在春夏秋冬四季拍摄的巨幅肖像,让我们珍视这些人类最不可或缺的生命价值。建筑师孙大勇的作品《梦》 以一个巨大白色睡枕构成“梦”的主题,尽管是金属作品,却具有织物般的温和质感,最初作品预想置于稻田中央,考虑到对庄稼的影响,最终就放置在田地边缘。

观自然剧场,听青山之音——“在青山•群响艺术季”观后记

龙坞水库航拍图 图片来源:“在⻘⼭•群响艺术季”主办方提供

观自然剧场,听青山之音——“在青山•群响艺术季”观后记

王为&白莫媞&戴璞《如•愿Wish Pavilion》摄影:刘鹏飞 

观自然剧场,听青山之音——“在青山•群响艺术季”观后记

曹雨西《四时比邻》摄影:刘鹏飞 

观自然剧场,听青山之音——“在青山•群响艺术季”观后记

ATELIER  ARI 《Reflektor》摄影:刘鹏飞

观自然剧场,听青山之音——“在青山•群响艺术季”观后记

蛙之助 丸山纯奈(日本)摄影:刘鹏飞 

观自然剧场,听青山之音——“在青山•群响艺术季”观后记

在地装置设计——田野中的大鸟 小盒子工作室 摄影:刘鹏飞 

观自然剧场,听青山之音——“在青山•群响艺术季”观后记

融设计图书馆 摄影:刘鹏飞

参观完公共艺术作品后,游览车回到村子,我们一行人还参观了设计师张雷创办的融设计图书馆。第二天张雷邀请笔者参观了“品物流形”设计公司,并详细介绍了公司在青山村发展的历程,笔者将在另篇采访中详细介绍。

聆听青山之音

相比以往的大地艺术节,本次艺术季的音乐、声音和戏剧表演占比很大。声音和表演在自然场域更容易激活表演者和观者的共鸣和共情,导演、演员、舞蹈家和音乐人会产生更多的感官、身体和气息的释放,观众在自然场域和古朴的乡村剧场也会有更加自由松弛的体验。

 观自然剧场,听青山之音——“在青山•群响艺术季”观后记

7月1日,《林森鹤见》的表演者:电子音乐家陈睦琏、国际打击乐音乐家林喆、打击乐演奏家董梁,电子音乐家张建夫(从左到右) 摄影:刘鹏飞

《林森鹤见》的演奏者之一陈睦琏也是本次艺术季的「声音现场」 联合策展人,他介绍说,《林森鹤见》是不同的音乐人在自然现场的即兴演出,演出现场既有打击乐、电子乐也有传统非遗音乐。不同领域的音乐家相互合作,能打破惯性思维并拓展创作格局,与自然声响,与合作者的交相呼应中可以找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

观自然剧场,听青山之音——“在青山•群响艺术季”观后记

青山自然学校 摄影:刘鹏飞

  “艺术季”将装置、在地性和表演、舞剧和音乐相结合  

艺术中国:「在⻘⼭•群响艺术季」中,戏剧、音乐和声音内容比重比较大,这出于怎样的设想?

陈栋:声音、戏剧等等类似像performance的沟通,我们认为它是更平易近人的贴近方式。如果只是装置,它更像一个打卡点,我个人认为在地性会没有那么强。我们的核心是“在青山”,“群响”是可以被改变的,但核心是在青山这里发生的一种行为。

艺术中国:您认为在艺术季中哪些作品比较符合装置和演出相结合的综合体验感受?

陈栋:我们这次完整性最强作品其实是《青山石刻》,从装置、在地性到表演、肢体舞剧包括音乐都是组合在一起的。当然装置本身也单独成立,但有表演在里面的时候又是另一副景象。

观自然剧场,听青山之音——“在青山•群响艺术季”观后记

艺术家在青山村调研  图片来源:“在⻘⼭•群响艺术季”主办方提供

观自然剧场,听青山之音——“在青山•群响艺术季”观后记

《六个备忘录》剧照  图片来源:“在青山•群响艺术季”主办方提供

艺术中国:戏剧一般都在城市演出,您如何和演职员协调在乡村现场演出?

陈栋:这次艺术季很多作品都是专门为青山村排演的。像雷志龙的《六个备忘录》,成熟度已经超级完整了,但这出戏他是专门为青山村打造的。我之前看过他的本子,他写的已经和编辑完全不同了,而且他们四个人演70分钟很累的。我们当时找张维伊合作已经很晚了,他是去年《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冠军,热度和流量很高。他听说我们这个是艺术项目,他就很愿意参与。我们很多时候和艺术家沟通都是以艺术项目来做,不是按圈内的出场费。我也给他最大的空间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跟我说这部戏是在演自己的感觉。

观自然剧场,听青山之音——“在青山•群响艺术季”观后记

青山村 摄影:刘鹏飞

  以人才和产业带动青山村长远发展  

艺术中国:您认为青山村有怎样的在地特色?艺术季能带给青山村哪些创新点?

陈栋:青山村大部分的村民都是清末的时候迁移进来的,以温州和台州后裔为主。它原有的产业比较单一,村子主要是以竹子、卖笋为核心的农业价值。我们对于在地性的挖掘需要和在地的人共同创造,如果要从产业乡村振兴的逻辑上来讲,我认为可以把这里变为青山设计艺术村,以“设计艺术”产业的内容来做。对于这次艺术节,我们希望把这些装置、表演、新艺术做成新的艺术衍生品。

观自然剧场,听青山之音——“在青山•群响艺术季”观后记

青山村稻田 摄影:刘鹏飞

艺术中国:浙江乡村的经济基础在全国算比较好,您觉得青山村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陈栋:青山村经济算是全中国乡村的平均值以上,它缺的还不是钱,真正缺的是“长效基金”。青山村不是空心村,这里只有40%的老人和小孩,60%都是年轻人,但是年轻人考虑的问题还是教育和医疗。如果未来有更多产业和人才入驻,就会拉动这里的教育和医疗以及养老。

艺术中国:您认为以文旅角度介入青山村是否适合青山村发展?团队在青山村还有哪些长远规划?

陈栋:我们没有想过把这里变成一个旅游景区,太多人进入村子,村子的接待能力不够,村民也会有排斥,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会比较严重。所以我们希望把它变成一个专业的产业土壤。我们希望有更多的院校基地落地这里,也希望有更多设计和艺术人才在这里做集群。我觉得只要有人才的聚集,产业就会往这边走。我们也正在跟地方政府谈,争取落地一系列的配套服务和政策服务,以便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们也希望在青山村慢慢把内容运营起来,大概两三个月会办一场设计艺术的公司、品牌的路演和会议。我们在青山村还有村政府批的两块场地,属于乡村振兴的示范项目之一,未来我们会把它变成一个产业园区工作的地方。

(受访人:陈栋 采访人:刘鹏飞 录音整理:曹枫茹)



本文由 36K创新网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