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及大,见微知著 —— 36K创新中国!

《安国夫人》以数字谱写京剧电影新华章——数字科技视角下的戏曲电影化探索

阅读 658
来源 艺术中国

京剧《安国夫人》是李瑞环同志亲自执笔编剧的一部优秀新编历史作品。故事以南宋梁红玉抗金救国为蓝本塑造了一代巾帼英雄形象,剧作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价值,又充满强烈的时代感召力,是一部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之作。由国家京剧院搬上舞台以来广受好评,虽是新编剧目,但无论美学呈现、音乐创作,还是董圆圆、张建国、田磊等优秀演员的舞台表演,无一不是上乘之作。对于电影改编工作而言,舞台版的艺术高度无疑是最大的动力也是最大的压力。

本人与传统戏曲结缘,已有十多年时间,以电影为载体创新戏曲表达范式,这些年也有过多部作品的尝试。在这些尝试的成功与失败中,思考戏曲与电影的辩证关系,探索符合戏曲电影特质的创作方法,是贯穿始终的核心命题。中国电影始于戏曲,任庆泰镜头下谭鑫培成为中国电影史的开端,“中国电影奠基人”郑正秋是上海滩有名的戏痴,费穆与梅兰芳合作了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生死恨》,崔嵬、陈怀皑与李少春合作拍摄了传世之作《野猪林》,此外,谢铁骊、谢晋、吴宇森、郭宝昌、夏刚等导演都拍摄过戏曲片作品。戏曲电影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部《天仙配》使得黄梅戏这个地方曲种为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所熟知,而传统戏曲也始终是中国电影导演获得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从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到张艺谋的《满江红》,戏曲美学元素充盈着电影从画面到声音每一处细节表达。

自诞生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河里,中国电影带着出生时的烙印,与传统戏曲交织缠绕相互辉映,由最初的舞台纪录片逐渐创生出戏曲片这一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作为电影分类中唯一带有鲜明民族文化特点的电影类型,戏曲电影自诞生那天起,戏曲的中国传统美学体系与电影的工业文明美学体系之间的碰撞与交融从不曾停歇。戏曲的表意与电影的表形,戏曲讲究的由实化虚与电影追求的空间叙事,这其中对立统一的逻辑关系也是中国电影人始终在坚持探索的艺术方向。

在参与“京剧电影工程”第一部《龙凤呈祥》的创作过程中,影片大量使用了数字特效构建场景,这使我开始认识到数字空间与戏曲舞美相结合的可能性。虚与实的尺度是戏曲电影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问题,“由实化虚”的戏曲美学在电影化改编创作中需要完成“由虚返实”这个关键步骤,这个“实”要“实”到什么程度,要考虑戏本身的题材、故事、美学特征,也要考虑目标观众的审美需求。用数字技术构建戏曲电影场景,其空间构成、美学表达都具备了极大的灵活性,可以随心所欲地在“虚”与“实”之间游走,这是实景或者搭景拍摄无法实现的。2017年拍摄京剧电影《风雨同仁堂》的过程中,中影基地开创性地在国内第一次使用了虚拟拍摄技术,在全绿背景的拍摄现场,主创通过监视器可以看到演员与数字场景的空间关系,镜头调度、空间叙事这些创作要素在现场就能一目了然,相较之前使用传统电脑特效扣绿合成的方法,要等到拍摄完成后数月乃至经年后才能看到完成的镜头且有不如意之处也没有太多修改空间,可谓进步显著。此后在《四郎探母》《新刑场上的婚礼》《南越宫词》等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虚拟拍摄在戏曲电影化的探索创新方面亦发挥了巨大作用。

《安国夫人》以数字谱写京剧电影新华章——数字科技视角下的戏曲电影化探索

场景虚实结合

“戏曲为体,电影为用,科技助力”是电影《安国夫人》创作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原则,传承发扬传统文化是戏曲电影的创作核心要义。京剧《安国夫人》是遵循“因人设戏”的传统创作剧目,电影的二创过程中也始终把梁红玉的塑造作为重心,通过精巧构思的镜头捕捉演员的唱、念、做、打,再辅以恰当的镜头调度和蒙太奇手法,京剧之美通过现代数字技术手段,最终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呈现在银幕上,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古典艺术的视听盛宴。

千年时光流淌,淬炼成传统戏曲之美;与百年电影相遇,绽放出新的华彩。用光影捕捉经典戏曲之美,用科技展现传统文化之美,对新时代的中影人而言,是责任,是使命,更是荣耀。惟有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定践行“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俯首深耕中华文化宝库,潜心探索数字科技创新,积极运用电影创作规律,方能尽最大努力展现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伟大精神风貌。(文/马平 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副总经理)

本文由 36K创新网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