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及大,见微知著 —— 36K创新中国!

当林风眠再遇吴冠中,中华艺术宫开年大展“中国式风景”

阅读 1112
来源 艺术中国

当林风眠再遇吴冠中,中华艺术宫开年大展“中国式风景”

展览现场

展览将研究和策展的目光聚焦于中国画的现代化转型和创新性发展,梳理并呈现了林风眠、吴冠中对时代之问的“回答”——融通中西古今的创新精神,用艺术探索开创的“中国式风景”。

当林风眠再遇吴冠中,中华艺术宫开年大展“中国式风景”

林风眠展区

迈入左侧展厅,将走进林风眠的艺术人生。林风眠(1900-1991)出生于广东梅江边上的一个山村,6岁开始学画,19岁成为最早一批留学法国的中国艺术家之一。他既深耕于中国画笔墨的传统,亦在赴欧学习中吸收到印象派、野兽派和立体主义等重要西画流派的养分。

当林风眠再遇吴冠中,中华艺术宫开年大展“中国式风景”

吴冠中展区

如果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林风眠其人其艺的写照,那么吴冠中的形象则是一位进取的狂者、一个奋斗不止的艺术战士。他被视作开辟白话文式国画(现代型水墨)新篇章的“画界鲁迅”,其“笔墨等于零”等先锋言论曾引起广泛关注和持久论战。

当林风眠再遇吴冠中,中华艺术宫开年大展“中国式风景”

吴冠中展区 摄影:杨霁

1992年大英博物馆曾举办吴冠中个展,打破大英博物馆只展文物的不成文规例。国际著名艺评家、《国际先锋论坛报》艺术主管梅利柯恩评价吴冠中:“发现一位大师,其作品可能成为绘画艺术巨变的标志,且能打开通往世界最古老文化的大道。”而吴冠中在九十自序中则把自己比作一头“北方的黄牛”,他写道,“艺术是野生的,艺术家的要害在个性,拒绝豢养,自生自灭,饿死首阳而不失风骨。”

三道选择题,时代之问

面对性格迥异又紧密联结的两位艺术大师,此次展览特辟“主题演绎区”,对二人艺术探索的共性进行了梳理,提炼出三个话题——“中西之调和”(横向空间之维)、“笔墨的转向”(纵向时间之维)、“为人而艺术”(内外精神之维)。

这三个话题是林、吴二人在各自历史时空下所解答的三道选择题——拥抱外来文化,还是固守纯粹的民族性?随顺时代创新,还是恪守旧有笔墨套路?迎合时流时风,还是表达自我自立门户?这三个话题亦是打开此次展览的三种思考维度,策展团队将“主题演绎区”置于开端,正是以此作为引入并贯穿整场展览,带领观者深入两位大师的艺术道路。

当林风眠再遇吴冠中,中华艺术宫开年大展“中国式风景”

捧白莲红衣仕女,林风眠,纸本设色,1960年代,68cm×65cm 

当林风眠再遇吴冠中,中华艺术宫开年大展“中国式风景”

水田(一),吴冠中,木板油画,1973年,47cm×60cm

当林风眠再遇吴冠中,中华艺术宫开年大展“中国式风景”

狮子林,吴冠中,纸本设色,1983年,173cm×290cm

第二种维度“笔墨的转向”探讨古今之争——如何对待既有的笔墨程式,意味着对待传统和创新的态度。在探索国画的改造方式和发展方向时,林、吴二人都对传统笔墨进行了大胆的突破。

当林风眠再遇吴冠中,中华艺术宫开年大展“中国式风景”

紫禁城,吴冠中,纸本设色,2006年,44.5cm×48.5cm

吴冠中和传统笔墨进一步划清了界线。他提出“笔墨等于零”,认为笔墨只是工具和手段,不应成为创作的桎梏。因此他从造型、点线面的构成和色彩关系等入手,自由地使用水墨媒材,甚至用排笔、大刷子或针筒注射隔空滴洒等方式去打造各种画面效果,由此打开了水墨艺术的更多可能性。

当林风眠再遇吴冠中,中华艺术宫开年大展“中国式风景”

猫头鹰,林风眠,纸本设色,1960年代,45cm×45cm

当林风眠再遇吴冠中,中华艺术宫开年大展“中国式风景”

武夷山村,吴冠中,纸本设色,1989年,70cm×140cm

当林风眠再遇吴冠中,中华艺术宫开年大展“中国式风景”

春天,林风眠,纸本设色,67cm×67cm

吴冠中展区的结尾处亦有三幅有关春天的作品,包括其生前最后一幅画作《最后的春天》——这幅画因其特殊意义而不做托裱、平放于展台上,画面中充盈着跳跃的节奏律动与迸发的生命活力,将春天化作细长柔软的线条、浓淡相宜的点彩,展现出吴冠中在生命尾声时依然沉浸于美的创作中的恣意和自由状态。

当林风眠再遇吴冠中,中华艺术宫开年大展“中国式风景”

当林风眠再遇吴冠中,中华艺术宫开年大展“中国式风景”

展览海报

本文由 36K创新网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