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及大,见微知著 —— 36K创新中国!

联合国都要过“年”了,《年画中国》怎能少?

阅读 885
来源 艺术中国

联合国都要过“年”了,《年画中国》怎能少?

《过新年》(天津杨柳青着色年画)

作为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年画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而衍生形成的一种中国民间特殊的象征性装饰艺术,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远古时期的自然崇拜观念和神灵信仰观念。中国早期的年画都与驱凶避邪、祈福迎祥这两个母题有着密切关系,在祈祷丰收、祭祀祖宗、驱妖除怪等年节风俗习俗化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年节装饰艺术。

联合国都要过“年”了,《年画中国》怎能少?

驱鬼辟邪、守护门卫的各路门神

联合国都要过“年”了,《年画中国》怎能少?

《新年多吉庆 合家乐安然》(天津杨柳青年画)

年画在中国历史久远,影响广泛。年画最早的雏形是门神画,门神画又来自桃符,后续发展中,年画中包含着众多颇具寓意的元素,它们一起构成了奇妙的年画世界。

联合国都要过“年”了,《年画中国》怎能少?

蚕花茂盛

首先,它设计了欢欢这个现代儿童角色,由她和年画娃娃一起,把儿童读者代入到经典年画世界中,这个世界一共分为10篇章,内容上,包括“门神”“三国故事”“老鼠娶亲”“灶王爷”“年画诗词”等,艺术上,配套精选了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河北武强等地的代表年画,他们都是中国年画的“天花板”。

联合国都要过“年”了,《年画中国》怎能少?

《长坂坡》(天津杨柳青年画)

其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发挥了自己在百科知识呈现上的经验优势,将年画、典故、人物、诗词、民俗等巧妙衔接在一起,突破了把年画仅仅作为艺术欣赏品的门槛。

以书中第三篇《老鼠爸妈嫁女儿》为例,儿童读者跟随主人公欢欢、年画娃娃进入老鼠娶亲的世界后,不仅欣赏了与之相关的福建漳州木板年画,还顺道解锁了《诗经》里的《硕鼠》,知晓了正月里老鼠娶亲、蒸瞎老鼠的民俗由来。

这种知识勾连、相互解锁,不仅体现在“老鼠娶亲”章节里,其实是贯穿全书的。比如再走进“年画诗词大会”这一章,小读者欣赏了《浩然寻梅》《浩然爱梅》等年画,更能瞬间提升对唐朝田园诗人孟浩然的求知欲,领悟其背后的人文内涵。

可以说,经由《年画中国》,一幅幅静态的年画,变身成一堂堂妙趣横生、知识勾连的趣味中国古代生活百科课。

这样的百科摄取方式、学习方式,体现出爱孩子的成人对儿童学习心理、文化心理的尊重与呵护。对儿童来说,文化的呈现越是能相互交织、相互勾连,他们越能深度沉浸其中,自主形成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求知欲、自豪感、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形成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从这点上来说,《年画中国》更大的价值在于,它把看似无用之用的年画,以百科思维、多学科勾连的方式,立体有机地呈现给儿童,为儿童打开一个看古代文化生活的惊喜窗口,使得儿童读者与中国古人、中国传统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之间产生有历史共鸣感的隔空对话。(文:陈苗苗,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宣传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儿童文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新闻传播学博士后)



本文由 36K创新网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