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及大,见微知著 —— 36K创新中国!

新书推荐|赵洪波的《富春山居图:画中之兰亭》

阅读 723
来源 艺术中国

新书推荐|赵洪波的《富春山居图:画中之兰亭》


作者以媒体人敏锐的视角,带领读者深入富春山水,既“远观其势”,又“近察其妙”,仔细品赏画卷中的每一处山石、林泉、草木、人物,认真探寻画面背后的文化和美学涵义,笔墨之妙、留白之韵、山水哲学、君子之树、沙洲的意象、孤山的意境、火殉的伤痕、弹幕的遗憾......这些问题在该书中都得到了轻松有趣的解答。

黄公望有诗云:“入山眺奇壑,幽致探何穷”。就让我们跟随赵洪波的文字,一起来一场富春山水的深度美学畅游吧:

新书推荐|赵洪波的《富春山居图:画中之兰亭》

我想把黄公望告诉我的话,还有画卷的天机和秘密都和盘托出再转告更多的人们。恰遇河南美术出版社邀约,要我参加其品牌书系“读懂中国画丛书”的创作,我愉快地开启了《富春山居图:画中之兰亭》这本书的创作之旅,我最朴素的愿望就是希望当代更多的人们能够读懂富春山水背后的深意和“道”理,从而启迪或治愈自己的人生。

《富春山居图》画卷的主要内容是山水,这里面栖居着中国人对真、善、美的不懈探索和追求。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文化。书中,我和读者一起在中国传统哲学的视野下,回顾中国的山水画史。先秦时代,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认为,人们通过徜徉于山水间就能获得快乐和力量,从而变为智者和仁者。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读山水画,理解这两位先哲讲述的山水哲理对于我们读懂画卷会非常有帮助。

中国山水画自魏晋萌芽,经由隋唐、五代、宋代到了元代,经由黄公望为代表的“元四家”的努力,风格出现了转型性的巨变。

新书推荐|赵洪波的《富春山居图:画中之兰亭》

新书推荐|赵洪波的《富春山居图:画中之兰亭》

《富春山居图》后段画卷中有一片沙洲样子非常独特,因为富春江水的冲刷,它在画面上呈现成一块高高的平台。这种台地形状的沙洲在古代绘画中很是少见。譬如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宋徽宗的《雪江归棹图》中,都有常见的沙洲样子,唯有这种台地样子的沙洲不常看到。黄公望为什么要把沙洲画成平台的模样呢?书中,在翻阅黄公望所有画作和浩如烟海的历代山水画后,指向了一个主要的关联原因,那就是这个平台类似于道家的视觉符号——悬圃。笃信全真教的黄公望在画卷中把飘零空寂的沙洲当作了修仙悟道的圣地。

新书推荐|赵洪波的《富春山居图:画中之兰亭》

黄公望有诗曰:“入山眺奇壑,幽致探无穷。”古往今来,太多的人们在山水之中找到心灵的归宿。当人们置身于山水之中,就是把个人渺小的身体和生命放置到了浩瀚永恒的宇宙之中了。富春的山水世界,没有尘世的庸碌、混乱、残酷,这里可行、可望、可居、可游,有林泉之志,烟霞伴侣,有山涧清风,江上明月。在富春山下,一江春水之畔,我们尽可以澄怀观道,“望峰息心”,安置自己的心灵与情感。

新书推荐|赵洪波的《富春山居图:画中之兰亭》



本文由 36K创新网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