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及大,见微知著 —— 36K创新中国!

在宋小松的“皆非之地”寻找多元自我

阅读 1065
来源 艺术中国

在宋小松的“皆非之地”寻找多元自我

展览开幕现场

身份的“羁绊”与突破

策展人文德:宋小松,你来自哪里?

宋小松:我说我是“世界公民”有点自命不凡。但为什么不呢?无论如何,我有三个绕不开的重要支点:我的父亲来自保加利亚;我的母亲是中国人。还有我学习和经常生活的法国——不知何故,所有这些都是我生存的动力。(宋小松采访,2023年9月)

在宋小松的“皆非之地”寻找多元自我

开幕现场

在宋小松的“皆非之地”寻找多元自我

亦如策展人文德所言:“从宋小松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寻求开辟属于自己的美学和哲学道路,并构建自己的多重身份。恰恰是他的身份多样,他的支点够多,他才能够开创一条独特的欧洲与中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之路。这些所谓的‘支点’使他成为一座桥,这座桥能始终帮助人们走向另一面。宋小松将他的使命定义为‘打破文化之间的隔阂’。”所以,他用自身弥合了“跨文化”本身。

在宋小松的“皆非之地”寻找多元自我

展厅现场

在宋小松的“皆非之地”寻找多元自我

作品细节

答案也许正是“皆非”。宋小松拒绝在“是”和“非”的二元对立中寻找答案,反之,他始终关注于自身精神的纯粹表达,冲突在于表象,而和谐内化于心。正如他作品中所呈现的,在那无数裂隙和褶痕之间,人们能够感受到能量的碰撞与挤压,而也正是在这崎岖的缝隙中,艺术家找到了自己的答案:“火山喷发造就的纹理总是在我的艺术中反复”——这种形式的生命动力也为艺术留下了特有的空间和想象——正如艺术家所说,“是被神秘所操控的”。

在宋小松的“皆非之地”寻找多元自我

13.50x50cm Golden gate constellation encre de Chine papier chinois acrylique2019

在宋小松的“皆非之地”寻找多元自我

展厅现场

天地人——在宇宙中重拾自我

有趣的是,展览中的很多作品都以“星宿”命名,这让人好奇宋小松为何如此迷恋宇宙。

这一猜测也得到了策展人的证实:“我们在展陈设计上,也的确在这一点上用心良苦。在入门的第一个展厅,我们通过一幔帘帐引导观众开启'皆非之地'的艺术之旅,营造代入感的氛围。在这里充满了对抗与融合,这样交织的力量让你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能量,不管是颜色、纹理、还是情绪,亦或是圆形、轴画以及西东方身份......观众看到画面中红、黑、黄、绿等不同颜色的对冲,如同烟花一样绚丽,这是希望观者可以在第一个展厅的明丽和活力中补给能量,在碰撞中找到平衡。”

在宋小松的“皆非之地”寻找多元自我

“而在第二个展厅,作品的颜色更加深沉。选择的尺幅也相对较大,我们希望人们可以在这个空间去沉淀下来进行冥想——在大幅林立的作品之间,去思考作品、自己和宇宙之间的关系。”

在宋小松的“皆非之地”寻找多元自我

在宋小松的“皆非之地”寻找多元自我

艺术家宋小松与崔健

在宋小松的“皆非之地”寻找多元自我

左至右:画廊负责人丁韵秋,艺术家宋小松,策展人文德

宋小松表示,人人都是宇宙天地之间的“凤凰”。就像他的艺术作品一样,我们由褶皱的,多变的身份组成的。 我们尝试着观察内部或外部的间隙和裂缝,但这些间隙和裂缝也不断提醒我们要重新思考自己的身份,也正是这样的间隙为我们提供了自我反思和自我发现的机会。它们既可以是自由的,也可以是具有挑战性的。

在宋小松的“皆非之地”寻找多元自我

展厅现场

“(很多时候)我们被(外界)强迫相信,我们必须做出选择。但(其实)我们不必选择”。

皆非,强调的不是对既有的否定,而是找到其他更多的可能和肯定。放眼宇宙,我们如同尘埃拂过,但每一刻都值得被更好的发现、绽放和珍藏。在宋小松的“皆非之地”,在绚烂之后的冥想之中,愿每个人都能重拾自我,并发现更多元的自我。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31日。




本文由 36K创新网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