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及大,见微知著 —— 36K创新中国!

200多年来,人类与植物如何在建筑空间内共存?

阅读 1029
来源 艺术中国

200多年来,人类与植物如何在建筑空间内共存?

作者从人类环境中植物的视角出发,对国际现代室内设计展开研究,将人们对室内植物的兴趣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城市化,以及最近几年以来不断迫近的气候危机问题,这不断提醒人们必须保持与自然世界的联系并尊重自然。虽然建筑和室内设计风格随着各种植物物种的流行而不断发展,但人类将自然带入室内的需求始终保持不变。 

200多年来,人类与植物如何在建筑空间内共存?

汪芸:我清楚地记得,我被这本书的内容深深吸引,以至于翻译任务对我来说成为了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我们形成了这样一种模式,既在我完成每一章的翻译之后进行沟通,而不是在整本书翻译完成之后把所有的翻译问题积攒在一起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一种感觉,您不仅仅只是在进行一项写作任务。相反,这本著作是从您的思想中生长出来的,因为它是如此有趣且充满了生机。记得在刚刚完成翻译任务的时候,我问过您这个问题。您的回答证实了我的设想——这本书确实源于您的个人兴趣,而且您已经为此工作了 10多年时间。请问您能否谈谈最初是什么时候开始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又是什么时候产生将其发展成一本著作的想法的吗?您的想法在这段时间里经历了变化发展吗?

彭尼·斯帕克:是的,我用了很长时间来写这本书。我想,我是在2007年左右开始的,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它确实是有机地产生了。我之所以意识到这一点,是因为我从事室内设计的研究工作,我意识到许多的室内空间都有植物。但并没有人谈论这些植物,它们被认为是非常肤浅的,因而被人们所忽视。所以,我想好吧,让我开始来关注这些植物,看看它们意味着什么。很快我就意识到它们非常重要。它们是女性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部分,而这是当下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所以我开始寻找越来越多的图像并着手做更多的研究。经过很长一段时间,逐渐发展成了一本书。这就是(这本书)出现的过程。

200多年来,人类与植物如何在建筑空间内共存?

汪芸:您曾经提到,虽然以英语为主导的研究重点是西方世界,但是自然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一直吸引着您。尤其是几个世纪以来,中国传统园林展示了自然与文化价值的相互关联。您愿意借此机会对中国读者说些什么吗?

彭尼·斯帕克:当然。对于中国文化、图像学和中国园林我知之甚少,尽管我参观过一些中国的园林,并且认为它们非常美。不过,我强烈地意识到中国文化与自然有着密切的、极具象征意义的相互关联,这种联系至少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之前。因此,我希望我的书所传递的——主要是关于西方工业化世界的——信息能够与中国读者产生一些共鸣以及相关性。

汪芸:非常感谢,很高兴与您沟通。

彭尼·斯帕克:很高兴与你交谈。


200年室内自然史脉络与节点


200多年来,人类与植物如何在建筑空间内共存?

·温室:新的观光地

19世纪中期,大型植物温室成为上流社会的休闲新场所,来自热带丛林的植物散发着异域风情,野性的自然被驯化为审美意义上的娱乐对象。

200多年来,人类与植物如何在建筑空间内共存?

·“冬季花园”

19世纪后期,植物从中产阶级的客厅扩展到城市的公共空间,从温室转移到冬季花园、展览馆和休闲综合体。普通阶层开始在被植物环绕的空间中购物、用餐、闲晃。

200多年来,人类与植物如何在建筑空间内共存?

·阳光海岸新住宅

1945年之后,几位欧洲移民建筑师将现代主义理念带到美国加州,西海岸的好风景模糊了住宅内外自然的边界。

200多年来,人类与植物如何在建筑空间内共存?

·消费社会的心灵慰藉

1970年开始,人们从心理、身体和对环境产生益处的角度对室内植物和花卉进行大量研究,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具,它们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渗透到全球室内环境中。

佩妮·斯帕克教授简介

佩妮·斯帕克(Penny Sparke)是20世纪最重要的设计史学家之一。她是英国金斯顿大学设计史教授,现代室内研究中心主任。她曾就设计史进行演讲、策划展览、广播和出版物,其中包括她自己的著作《1900年至今的设计与文化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Design and Culture, 1900 to the Present)、《情境中的设计》(Design in Context)。

斯帕克教授撰写了15本有关二十世纪设计的书。她还策划了许多展览,包括1990年在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举办的塑料时代(The Plastics Age)。她的专业领域包括设计史、现代室内设计史以及设计与性别。伴随2009年BBC2五集电视连续剧《设计天才》的播出,斯帕克的著作《设计天才》(The Genius of Design)于2010年出版。

她曾担任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皇家艺术学院设计史研究生课程的课程主任。1999年,她加入伦敦金斯顿大学,并被任命为设计史教授。1999年至2005年期间,她担任金斯顿大学艺术、设计和音乐学院院长,2005年至2014年期间,她担任该校(主管研究和企业)的副校长。目前,斯帕克教授是皇家艺术学院的名誉高级研究员。并担任设计史学会(Design History Society)出版物,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设计史期刊》(Journal of Design History)的编辑委员会主席。

译者简介

汪芸,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并于2020年获得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A)与皇家艺术学院(RCA)设计史联合项目的博士学位。翻译著作与学术论文有《设计的准则》《扬·齐休的企鹅岁月:经典书籍设计的复苏》等。(本文图文资料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提供并授权使用)

本文由 36K创新网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