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及大,见微知著 —— 36K创新中国!

2023艺术旌阳:多元融合,艺术赋能城乡建设新路径

阅读 766
来源 艺术中国

2023艺术旌阳:多元融合,艺术赋能城乡建设新路径

活动现场

马琳(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副馆长、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博士生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管理专业访问学者)

“社区治理强调居民的参与与自治。‘艺术社区’的建设能够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从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自治意识。建设‘艺术社区’需要社区治理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条件,而社区治理则通过引入艺术元素,提升了社区的文化品位和活力。这种相互关系使得“艺术社区”和社区治理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局面。”

赵琦(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基础教学部主任):

“可持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居民要有参与权,要能让居民在其中自治自理,在这个过程当中希望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能参与进行共建运营。”

梁存收(高等教育出版社艺术分社社长、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客座教授、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曲艺教育与学科建设委员会委员):

“在美育教育上,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参与和介入美育课堂,在教材编写上,需要加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提升中国传统文化高度与重量。”

2023艺术旌阳:多元融合,艺术赋能城乡建设新路径

研讨会现场

黎建(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社社长、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组委会秘书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宣教专委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首先,孩子们要学会欣赏美,能够看得懂美,其次才能够去分享,最后才是呈现创造。校外教育的目标就是让更多的人能够走到前两个环节,看得懂美,也能够分享美,这才是我们进行校外教育的根本。”

马学东(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嘉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部总监、嘉德艺术中心研究部主任):

“作品是否可以与所在城市和地区进行有机结合,需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艺术作品既不要太艺术化脱离实际环境,同时也不要一味地去讨好,或者是照搬传统的元素。怎么把传统和现代通过作品融合起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孙静(阳光旅文(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

“中国有很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但缺乏开发旅游的机会与方式。文化本身很难被触摸到,很难被感知到,它需要一些旅游化或艺术化手段进行呈现,这样才能让文化变得可触摸,可感知,可消费,从而让文化得到延伸。”

张竞宇(中图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项目运营总监、中图绘本教育联盟副秘书长):

“在创作或欣赏艺术作品时,如果不局限这个艺术本身,而是与其他方式进行有效结合,例如做成一个课程或者绘本,那么艺术作品存在的同时,艺术也会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更好的拓展与延续,甚至永远流传下来。”

庾艳(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雕塑家协会会员、“德阳庾氏泥塑”区级非遗传承人):

“四川的孝文化、三星堆文化等都让我们这些老百姓都得到了很强的幸福感。我们也曾组织过很多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的活动,尝试以不同方式将非遗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共同把非遗传承下去。”

赵力(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艺术旌阳项目逐渐成长,出现过发展中的问题,但也凝聚着思考。过去我们更加强调发生什么,但是现在我们更多在考虑沉淀了什么,这是一种思考力的体现。感谢研讨会的所有嘉宾,不仅推动着思考力,而且提供着思考的方法论和观念,这是艺术旌阳的一种幸运。不同的看法和立场,在不断的碰撞和讨论过程里面形成一种机制,这是一种向善、向美、向未来、向阳光的方式,这是艺术旌阳的正能量的体现,是所有参与者共同建构的一种正向关系。

2023艺术旌阳:多元融合,艺术赋能城乡建设新路径

活动海报

这次研讨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思考城乡融合发展的机会,强调了艺术与美育在这一进程中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希望这些讨论能够激发更多创新和合作,推动旌阳甚至更多城乡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本次艺术节将持续到10月22日,其中公共艺术展部分和旌阳校园艺术共创街区,将作为长期项目留在旌阳,让艺术之花在这里一直盛开,不断用艺术推动文化繁荣。(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本文由 36K创新网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