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及大,见微知著 —— 36K创新中国!

第三届中国非遗传承发展与创新高峰论坛非遗国际传播专场举行

阅读 1035
来源 艺术中国

第三届中国非遗传承发展与创新高峰论坛非遗国际传播专场举行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主任闵令超致辞 摄影:马博瀚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主任闵令超首先对参与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他认为非遗的国际传播对讲好中国文化故事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一部讲述中国文化的高品质系列影片,《万象中国》呈现出三个特点:以文化符号彰显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影像之美传递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以生活视角唤起国外受众的切实感知。希望未来《万象中国》围绕中国非遗题材推出更多破圈爆款。

第三届中国非遗传承发展与创新高峰论坛非遗国际传播专场举行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中国科技大学博物馆馆长陈履生线上发言 摄影:马博瀚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中国科技大学博物馆馆长陈履生以线上视频的方式发言。他说,《万象中国》包罗中国万象,其中与文化遗产关联的部分尤为精彩。今天的文化遗产工作,不仅是为了我们自身,更是为了未来的子孙万代。文化遗产有相当一部分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保护者。他以在自己家乡建立的竹器博物馆为例,讲述了非遗与普通人生活的紧密联系,它承载着中国人创造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他认为,非遗是属于世界的,期待世界观众找到中国非遗中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精彩。

第三届中国非遗传承发展与创新高峰论坛非遗国际传播专场举行

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宁强发言 摄影:马博瀚

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宁强认为,今天国际传播语境的变化,使非遗文化的国际推广与传播工作更加势在必行。在宁强看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题材不应局限于古代中国,当代中国人的真实故事是更加鲜活的内容,这有助于改变西方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向世界呈现一个与时俱进的当代中国。同时,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宁强还强调了突破英语传播的单一语种,实现更广范围多语种、跨地区、跨文化传播方式的重要意义。

第三届中国非遗传承发展与创新高峰论坛非遗国际传播专场举行

外文出版社国际传播专家、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大卫·弗格森(David W. Ferguson)线上发言 摄影:马博瀚

外文出版社国际传播专家、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大卫·弗格森(David W. Ferguson)指出,“被看到”是所有环节中最难的一环,“因为你不能只与那些已经对中国感兴趣的人沟通。你需要与那些被教导对中国有负面印象的群体进行对话,而这是很难的,因为强迫这些人去看你的作品并不容易。”对此,大卫给出自己的建议:“中国需要一个更具广泛性的国际交流战略体系,思考如何把抽象的政治话语融入到艺术性创作中,通过专业能力把它变成一个更加亲切耐看的故事,并通过各个渠道和机会进行传播和推介。”

第三届中国非遗传承发展与创新高峰论坛非遗国际传播专场举行

中国外文局“解读中国”工作室制片人刘元发言 摄影:马博瀚

中国外文局“解读中国”工作室制片人刘元分享了正在拍摄的以北京中轴线为题材的纪录片,她认为中轴线不仅是作为城市规划与建筑的物质遗产,也具有代表了中国人的思想和观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今天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她以德国纪录片《我们如何生活》为例,这部纪录片通过德国普通人一天的日常生活,向观众自然地传递了对德国人的生活习惯、习俗和对生活方式的理解。这对于我们的非遗传播具有启示意义。

第三届中国非遗传承发展与创新高峰论坛非遗国际传播专场举行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设计制作部副主任刘鹏飞发言 摄影:马博瀚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设计制作部副主任刘鹏飞指出,如何做好一档独具特色,有温度,有品质的非遗文化的国际传播产品是一项重大的课题。做好这样的优质节目,无论从策划、脚本、翻译、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都需要以精益求精的标准要求并且协同作战,高度配合,另一方面需要广泛吸收各方专家意见以及寻求地方资源的支持,只有在多方合力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打造出非遗文化的国际传播精品节目。

第三届中国非遗传承发展与创新高峰论坛非遗国际传播专场举行

与会嘉宾与《万象中国》团队成员合影

据悉,《万象中国》第二季已于今年启动,未来将继续关注中国非遗题材,保持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初心,摄制更多有温度、有品质的影像作品,为中国文化外宣做出贡献。

本文由 36K创新网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