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域漫游”中,邂逅一场流动的城市艺术剧场

展区空间与观展动线:一场精心设计的城市漫游
展览主场地静安市北国际科创社区,位于南北高架与中环交汇的“黄金十字路口”。该区域在保留老工业厂房建筑肌理的基础上,通过“修旧如旧、焕新升级”的理念,打造出集总部经济、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前沿产业于一体的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区。

移步至悬吊空间左侧草坪(C区),艺术从室内延展至自然之中。户外装置与绿地景观相映成趣:《申城叠影》以折叠屏风造型隐喻城市的流动与生长;《风的漫游》与《管见之荡·循环新生》在开阔空间中与观众形成互动;《浮光梦蝶》与《共襄美好》则营造出诗意与科技交融的视觉现场,邀请观众在漫步中邂逅艺术与自然的对话。

最后延伸至喜马拉雅企业楼内(D区),观众将进入声音算法的艺术现场。通过与喜马拉雅合作的算法装置,体验在地声音被解构、重组并升华为审美对象的过程,感受全球性数据在本地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为整场漫游画上一个充满回响的句点。
本次展览突破传统展陈模式,推出“1+5+N”特色科普体系:以喜马拉雅声音算法为核心,联动市北高新企业AI体验馆、上海软件中心区块链生态展示大厅、风语筑数字规划馆、合合信息场馆、观安信息企业展示中心五大科技展馆,并结合N场美育公教活动,构建静安“云数智链”融合展示平台,强化展览的科技传播与公众参与属性。
未来城市愿景:技术演进中的人性温度

“智域漫游”通过二十余组作品的开放全景展示,构建了一个“城市实验场”。这里不仅演示了科技与艺术融合的种种可能,更指向了一种根植于地方文脉的发展启示:真正的智慧城市,能在持续迭代中始终保留人的记忆与温度。当观众结束这场漫游,他们带走的,是对技术人文性的全新理解,更是一份坚定的信念,人性化的关怀,才是驱动城市前进最宝贵的动力。
(供稿: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
本文由 36K创新网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