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及大,见微知著 —— 36K创新中国!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阅读 1051
来源 艺术中国

5月25日,《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老甲艺术馆主办,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馆策划,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当代水墨艺术研究院承办。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石墨致辞

石墨对《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的顺利举办表示了祝贺,希望在老甲艺术馆与大家进行交流。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芝加哥艺术学院教授、芝加哥亚洲艺术研究所所长蒋奇谷致辞

蒋奇谷认为,此次展览与以往的水墨画展有很大不同,策展人赵蕾以艺术史的脉络进行策划,呈现出传统水墨画的新时代变革和发展。水墨艺术在中国艺术界以及整个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对艺术家的挑战和机遇,未来将继续努力探索水墨艺术的未来发展。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老甲艺术馆创作室画家白野夫致辞

白野夫表示,《墨·CHINA》使他耳目一新,虽然展览规模不大,但其所涵盖的内容却非常完整,从中国水墨艺术的前辈作品到当代新秀的创作,形成了一条清晰的线性脉络,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开幕式现场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展览现场

《墨·CHINA》作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馆打造的系列品牌展之一,旨在通过集结当代水墨艺术家群体,梳理当代水墨架构,从中国水墨本身出发,以当代艺术的视角对全球化水墨艺术发展进行探讨,以学术展的形式绘就水墨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展览现场

此次参展艺术家有刘国松、贾浩义、刘一原、张雷平、蒋奇谷、程雁滨、陈九、 何曦、邓建强、石墨、王敏杰、樊杰颖、丁设、杜松儒、徐航、王煜、 朱小坤。这17位艺术家以原创和探索性的创作观念,他们走在“实验水墨”“抽象水墨”“新水墨”再到“当代水墨”概念演化的前沿, 他们也试图在全球化语境中回归中国本土艺术生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水墨艺术话语轨迹与形态。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郑工发言

郑工表示这是第二次来到老甲艺术馆,每一次都有很深的触动。这次展览“前言”中的一些语句让他很受启发。他探讨了当代与现代的界限,特别是“墨”与“水”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如何反映艺术家对当代性的理解。郑工特别分析了王煜的作品,他认为他的作品通过多层次、多概念的叠合,展示了影像、图像、形象、形界之间的复杂关系,引发了对视觉感知和空间感受的深入思考。此次展览虽小但内容丰富,为观众提供了关于水墨、墨与人的主体观念之间关系的深入阐发空间。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中国美术馆研究员、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部主任徐虹发言

徐虹表示,通过在这场展览中,她深刻体会到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在观赏体验上的差异。西方绘画往往注重视觉上的标准和效果,而中国画则更多地与心声、哲学和诗歌相结合,需要用心“听”来感受其内在的声音和节奏。这种听觉的体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声音,而是对画家内心世界的感知和共鸣。通过“听”的方式,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画中的丰富性和精彩,感受到画家的情感、思绪和技艺。这种评价方式对她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让她对中国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未来的展览中,徐虹会将听觉的元素融入人与自然主题的展览中。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当代水墨艺术家张朝晖发言

张朝晖表示,从策展到留学,再到回归创作,他的艺术生涯始终在流动中探索。水墨如何变为一种当代的艺术表达,是他一直思考的核心问题。作为中国画的核心,笔墨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但在今天的语境中,笔墨必须要转型,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当代笔墨语言转变。在水、墨、笔、纸的四者关系中,水和纸很容易被忽略。其实水与墨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纸的表现特点,有很丰富的审美表达,值得深入研究。他以自己的创作、展览实践致力于把中国水墨转化为一种鲜活的当代艺术表达,让水墨在国际舞台有更多的感染力,让更多人能够领悟到中国水墨之美。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艺术年鉴》执行主编、硕士生导师吴昊发言

吴昊表示,在展览中看到了画家们围绕实验水墨、抽象水墨、新水墨、当代水墨等形式进行探索实践,感受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画家们从多个角度和多个方面回应了中国画边界突破的问题,以当代艺术思维对传统中国画进行再理解和再解读。吴昊认为,水墨画家对水墨画的探索和研究是从以下两个层面出发的:第一是美学精神的层面,既有对现代生活的观察,又有笔墨的思考。画家们自觉地运用了当代的思维模式破解了中国画原有的语言,突出的是画家们对不可见性的描绘;第二是在实践层面,画家们努力寻求特定媒介与所绘对象之间的关系,对艺术行为所产生的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进行追寻。此外,这些作品体现了明显的跨界意识,打破了传统观念束缚,指向了更外向、更庞大、更外界的范畴。艺术家们的探索为水墨在当下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路径。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院负责人兼教学部主任葛玉君发言

葛玉君表示,从80年代开始当代水墨创作有不同的线索、脉络和思想资源,一直延伸到当下,今天展览艺术家的创作中能寻找出很多影子。这个展览给我们打开了一个非常开放性、多元化的,向外延式的思路和空间,也倒逼我们思考一些我们认为可能过时的、老掉牙的问题,比如“大写意”的问题,比如“人、山、花”分科教学今天是否还有意义?这个展览让我们看到艺术家创作背后的思想资源和创作动机其实是非常多元的。另外,从学院的角度来讲,从形式上、技法上与原有体系资源有背离、对抗、冲突,其实也是这个体系生长出来的,可能这也是我们水墨学科将来发展的意义。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名家工作室导师、教授汪为胜发言

汪为胜认为,这次展览体现了新思想、新主题、新语言和新方法的融合。对于当代水墨,他认为其定义和性质仍在探讨中,并提出了当前面临的几个关键问题:一是当代水墨的批评家理论基础薄弱,当代水墨画的长远发展需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支持的评论家队伍;二是当代艺术必须非功利性;三是当代水墨的语言需要更丰富。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石墨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本次研讨会汇聚了众多专家,大家积极分享不同观点,体现了研讨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传统”与“笔墨”都是人创造的,我们的前辈能创造,今天的人也能创造。他指出,美术馆的功能就是引导和引领,引导观众从不懂到懂。本次研讨会将带来深入的思考,为下一届展览带来重要的启示。

《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展览将在老甲艺术馆持续至6月23日。

参展作品: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贾浩义(老甲) 《巴特尔》 69x69cm 1996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刘一原 《腾》纸本水墨 239X121cm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蒋奇谷 《梅兰竹松图》纸本水墨 200cm x 100cm 2007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蒋奇谷 《四十五鸟图》纸本水墨 200cm x 100cm 2007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陈九  2020 · 墨积(二) 52×115cm  纸本水墨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程雁滨 《清系皖南》198X113cm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何曦 《你看不见的远方》80×150cm 2016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邓建强  《大足石刻系列》240x120cm 水墨 2023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王敏杰《致大海》之一 68x45cm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王敏杰《致大海》之三 68x45cm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樊杰颖《石窟造像系列》24x30cm 油画卡板、墨、丙烯 2023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樊杰颖《石窟造像系列》24x30cm 油画卡板、墨、丙烯 2023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杜松儒 《无名山》247x242cm 水墨 2023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徐航《面孔》1000.22X97cm  纸本水墨(局部)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朱小坤 《罘》70x110cm 纸本水墨综合 2022

展览信息

水墨何以当代?《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在老甲艺术馆举行

展览海报

《墨·CHINA》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站

展览日期:2024年5月25日——6月23日

开馆时间:周三至周日上午 9:00—11:30,下午1:30—5:00,4:30停止入场

展馆地址:北京市昌平区霍营华龙苑中里入口

本文由 36K创新网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