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及大,见微知著 —— 36K创新中国!

分割之线:那些分割我们的有形或无形的界限

阅读 751
来源 艺术中国

互联网教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在1990年代曾预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会使全球走向整体,但他随后发现,无边的互联网迅速生发了有边的“墙”,数字技术反而加剧了全球文化的割裂。这些割裂是如何产生的?当代艺术能为这些无形界限带来哪些变化?

3月13日至6月24日,《分割之线》From the Dividing Line在巴塞罗那Caixa Fourm美术馆开展。展览汇集了“la Caixa”基金会和MACBA收藏的8件作品,参展艺术家Vanessa Beecroft、Pep Duran、Asier Mendizabal、Annette Messager、Paulo Nazareth、Francesc Torres、Isidoro Valcárcel Medina和Akram Zaatari来自不同国家,他们从各自视角探索“分割之线”,涉及到物理边界如地理和边境,以及与宗教、性别相关的抽象无形障碍,以及个体之间隐藏的边界线。

展览由“la Caixa”基金会当代艺术收藏馆馆长Nimfa Bisbe、展览策展人黄梅以及CaixaForum巴塞罗那当代艺术馆馆长Mireia Domingo共同推出,此展是是由“la Caixa”基金会组织的Comisart项目的一部分。我们跟随策展人,来看看欧洲艺术家视角下,由“分割”带来的冲突,以及背后的思考。

分割之线:那些分割我们的有形或无形的界限

Paulo Nazareth《破碎的旗帜》Banderas rotas,2014©Caixa Forum 

Q:边界引发了人类历史上一次次冲突,你是如何将自己对边界的理解融入到展览当中的?

A:地图由不同的边界构成。陆地的尽头、海洋的沙床、湍急的河流、陡峭的山峰和断崖,无尽且令人迷失的森林与沙漠是自然的边界。自然与工业的边界是人为的边界。这些边界勾勒和拼凑出了我们熟知的地图,它告诉我们哪里是安全可行的边境,哪里是危险复杂的地域。人为的地图边界随着时间和历史不断的变化。

分割之线:那些分割我们的有形或无形的界限

Akram Zaatari的作品《仍旧活着》Nature morte, 20086©Caixa Forum 

还有黎巴嫩艺术家阿克拉姆·扎塔里(Akram Zaatari)的作品《仍旧活着》探讨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间的冲突。视频聚焦一老一少两位男子,为即将到来的军事行动做准备。老人紧张地缠绕炸药,年轻人则缝补夹克并备食物。在戏剧性的照明下,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传递出战争的沉重与无奈。

Q:对于我们个体而言,更多的分割在于生活日常。

A:确实,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布满着看不见的边界。肤色、宗教、种族、文化或语言的差异可能会产生不安、不适、分歧甚至暴力的感觉。反过来,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也激发了灵感和创造力。

意大利艺术家瓦内萨·比克罗夫特(Vanessa Beecroft)的作品《黑色玛利亚与双胞胎》源自一次南苏丹宗教之旅。艺术家因乳腺炎疼痛而得到当地修女的帮助,哺乳了一对双胞胎,这一幕深深烙印在她的记忆中。回到欧洲后,她以这段经历为灵感,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将南苏丹的遭遇与意大利宗教艺术相融合。

作品中,黑色的玛利亚身着深红长袍,怀抱黑色双胞胎,这一形象打破了传统天主教图像学的既定印象,我们从没有见过现世的黑肤色的玛丽亚,但并没有人规定玛丽亚只能是白人。

分割之线:那些分割我们的有形或无形的界限

Pep Duran Esteva装置作品《Esotro s/t》1999©Caixa Forum

分割之线:那些分割我们的有形或无形的界限

Annette Messager的装置《哀悼游戏》Jeu de Deuil, 1994©Caixa Forum

最后一件作品是法国艺术家安妮特·梅萨热(Annette Messager)的装置《哀悼游戏》。她曾经获得威尼斯金狮奖,是非常重量级的艺术家。以黑白照片和毛绒玩具为主要元素,照片展示人体部位,被黑色网覆盖,毛绒玩具散落一旁,如同供品。黑色网的使用与死亡相关,强化了作品的哀悼氛围。作品中童年与成人身体的对比,引发对生命沉重与纯真的思考,也让人联想到对灾难中逝去儿童的纪念。梅萨热表示,作品的意义在于引发思考,非传统布局和界限打破赋予普通物件深刻象征意义。

本文由 36K创新网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