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及大,见微知著 —— 36K创新中国!

多媒介地方志聚焦珠三角“河流计划”——陈东、肖剑专访

阅读 839
来源 艺术中国

多媒介地方志聚焦珠三角“河流计划”——陈东、肖剑专访

《河流之上》系列摄影作品,杨昶 2022

在这些项目中,我们关注到聚焦于珠三角水域的“河流计划”,该艺术计划是由策展人陈东与学者肖剑联合发起,最初是在以顺德“青云文社”名义下所开展的一个龙舟研究项目,这个汇集了艺术家、学者、本地人的联合田野和书写计划奠定了“河流计划”的基调,即用一种严谨又具有创造力和开放感的方式梳理、生产、 重塑本地知识和文化,并希望此过程变动、生长。

为此,艺术中国记者邀请到“河流计划”的发起人——陈东与肖剑,两位策展人对“河流计划”做了详细介绍,对如何通过“河流计划”让艺术家、研究者、本地人、艺术机构等更好地产生对话,如何思量艺术的自律与他律性,如何展开艺术创作和民族志方法等问题做了答复。

多媒介地方志聚焦珠三角“河流计划”——陈东、肖剑专访

《河流之上》系列摄影作品,杨昶 2022

艺术中国:和其他的河流项目相比,你们发起的“河流计划”似乎更偏向通过日常和历史记忆的媒介如食物、糖厂、码头等来展开研究,在你看来河流计划有哪些主要特点?

陈东、肖剑:“河流计划” 是从本地经验出发,通过“消失”和“再发明”这两条线索与更广大的河流生态、全球移民、文化变迁等等联系在一起的。虽然说它目前依赖的创作对象更多的是截取日常的故事、记忆、建筑和片段,但它的指向其实是将艺术史当中以人为中心的探索路线扩大,引入后人类中的“非人”,从而用艺术创作、漫谈、田野等方法去观照河流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多媒介地方志聚焦珠三角“河流计划”——陈东、肖剑专访

《河流之上》系列摄影作品,杨昶 2022

艺术中国:河流计划中的“形在江海”“过海”“洄游”“流变之味”四个展览侧重点不同,“形在江海”的出版和展览更倾向于对龙舟文化的田野调研。而“洄游”“流变之味”中对空间媒介物采用了更多当代艺术的方式,“过海”则主要是摄影方式,这些方式是预先设定好的,还是不断推进中产生的?

陈东、肖剑:“河流计划”的目标是在大框架之下有层次、形式多样但又灵活地开展。不同的创作和实现方式是由主体艺术家、学者等所擅长的方式方法和希望在当下完成的议题共同造就的。比如“形在江海”是以一种扎实的对于历史语境和当下田野的深刻洞悉和描摹为主,辅以木刻、版画、摄影、地图以及民族志文本等创作,适合对本土经验“龙舟文化”的挖掘;“过海”、“洄游”、“流变之味”则是以“再创作”的方式对一些消失的场景,比如糖厂等工业遗产,生活方式和生态逻辑“疍家人”等通过艺术媒介来延伸内涵;而更多的相关的讲座、漫谈、讨论、学术写作等等,都是在足够的经验之上进行的更深层次地对于本质的探索。

多媒介地方志聚焦珠三角“河流计划”——陈东、肖剑专访

《水上怪谈》影像截图,多屏影像装置,彭文彪&一米 2022

艺术中国:在“河流计划”中,似乎杂糅了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艺术家的个体感知创作两种路径,“河流计划”中也经常用到“游牧”这个词,你认为此次艺术家的田野方法与学者有何不同?两者如何相得益彰?

陈东、肖剑:艺术家田野方法和学者的田野方法都有着自身的路径依赖,前者更多的是自身的媒介和艺术经验与田野灵感的碰撞,后者则来自于学术训练。艺术家的方法更具有想象力,学者则更具有面对事实的决心。从“河流计划”的大版图来看,艺术家和学者可以在同一语境中对话,作品和文字也能够互相映照,是很好的发挥田野想象力的组合。

艺术中国:河流计划中当代艺术作品多以蚕丝、糖、建筑物的光、鱼塘的噪音、疍民斗笠等生产生活中细微的存留物进入地方的叙事语境,给人一种生动真实的触感。但也有批评家认为艺术家进入田野现场后,应该搁置艺术家特定身份,去挖掘更深层次的创造性思索与表达,对此你怎么看?

陈东、肖剑:最重要的可能还是带着什么样的目的和如何去理解,这些都决定着路径是什么。最佳的状态当然是既能有深层次的思索,又有基于此的创造性表达和展演。

在田野里,我们面临的不是⻛景,是各种生机、境遇与流变,艺术的表达已经不是为了与一种固定的内容建立关联而去模仿与再现。更具切身性与挑战性的,是艺术家怎样在各种可能的的田野中对照自身或自我内在于它、去发生并生成与自己以往不同的(艺术)经验,达到对自我以及创造性工作的另一种打开和反馈。在变化中的社会现场里,主体如果不是处于一种尝试连接的位置,只依赖于某种“身份”或“语言”去看待“对象”,就很容易仅仅停滞在现象、生产出反映与再现这个现场的图样,而非接近与之共存于其中的现实。

多媒介地方志聚焦珠三角“河流计划”——陈东、肖剑专访

《1934》《1873》多屏影像装置,王叶子 2022,曾展出于中山OCT格子空间、深圳海上世界艺术中心

多媒介地方志聚焦珠三角“河流计划”——陈东、肖剑专访

《追光》系列之一,易连 2022,曾展出于中山OCT格子空间、维也纳Loft 8画廊

流动的地方

艺术中国:我注意到河流计划中经常用到“海”这个字,比如“过海”和“形在江海”,显然这个海和真正的海含义不同,对此您怎么解读?

陈东、肖剑:“过海”来自粤语中渡江过河的一句日常用语,过海是坐着渡船,意味着联结。过去的珠三角“出门不可无艇无渡”。渡口既是城市在地理层面的连接点,也是人们生活的连接点。而“形在江海”源自《庄子.让王》篇,对应的是庙堂与江湖,与前者“过海”的海在字面上还是有很大区别。

多媒介地方志聚焦珠三角“河流计划”——陈东、肖剑专访

《一次从甘蔗场到糖厂的漫游》 摄影、档案、文本,朱岚清  2020,曾展出于顺德美食博物馆、东京Place M

多媒介地方志聚焦珠三角“河流计划”——陈东、肖剑专访

《妖糖》 3D渲染影像与实拍结合,曹澍 2022,河流计划邀约驻地作品,X美术馆三年展委任并进行后期制作,慕尼黑Muffatwerk曹澍个人项目现场

艺术中国:龙舟在珠三角是一个活态文化,很多龙舟手工艺人现在仍然传承着传统造船技艺和龙舟仪式。为什么当地人能历经曲折,仍然将龙舟视为为自己生活与礼俗的一部分?为什么你还是忧虑龙舟技艺的失传?

陈东、肖剑:从龙舟文化的源远流长,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和传承的力量。当地人与龙舟的关系是文化上的、精神上的、经济上的也是技艺上的。它是一种极为深层次的融入日常生活中的联结,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新技艺的更迭,新传统的层出不穷,新工业的崛起,旧的物、精神和记忆会在何种程度上消散,始终是一个值得忧虑的问题。可能,这正是这个时代的怕与爱吧。

多媒介地方志聚焦珠三角“河流计划”——陈东、肖剑专访

陈东

陈东,大乾艺术创立者、青云文社发起人,“一思一食”系列活动策划人。2014笔架山公共艺术周、2014-2020 深圳国际城区影像节 (iuif)、2016-2018《马格南在中国》计划发起人及策划人。2019 年顺德美食博物馆以及龙舟博物馆策展人。主持与央视国际频道合作拍摄的《中国非遗技忆系列》、河南博物院收藏《抗战老兵》系列、《饥荒中国 1942-1944》等纪录片,采编出版《虔贞百年》、《图解大浪》、《隐没的青云文社》、《福尔曼镜头下的中国》等。 2021年主编 《形在江海—珠三角龙舟制造与存续调研笔记》、合著《影像 - 城市 - 历史:深圳:1891-2020》。

多媒介地方志聚焦珠三角“河流计划”——陈东、肖剑专访

肖剑

肖剑,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英国拉夫堡大学媒介与文化分析博士,兼任国际文化研究学会(ACS)理事,浙江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青云文社研究所学术主持,墨尔本大学公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发起“艺术与媒介”(AMF) 国际论坛,原英国《Nottingham Evening Post》记者,英国“New Art Exchange” 美术馆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校外指导老师,积极参与当代艺术与公共讨论,与艺术机构、艺术家合作研究与创作。出版英文专著《Punk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中国朋克研究), 中文专著《影像-城市-历史:1891年以来深圳的变迁与重塑》。

(采访人:刘鹏飞  受访人:陈东、肖剑)

本文由 36K创新网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