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示:炎夏谨防“情绪中暑”
新华社沈阳7月31日电(记者于也童)随着入夏后气温不断升高,28岁的小肖觉得自己越来越易怒,情绪烦躁,还经常失眠。到医院咨询后他被告知,自己出现了“情绪中暑”。专家提示,持续高温,人们的身体及情绪会受到影响,要注意调节,谨防“情绪中暑”。
沈阳市安宁医院康复中心主任王会秋介绍,“情绪中暑”主要指盛夏酷暑时,人们在心理和生理上出现的负面症状。“我们可能觉得头昏脑涨、肠胃不适、胃口差,入睡困难、多梦,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这些都是‘情绪中暑’的表现。”
专家分析,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联系密切。由于夏季出汗多,人体内电解质代谢紊乱,可能影响大脑神经系统活动,由此在心理和生理上产生负面影响。
王会秋说,炎炎夏日暑气重,人易动“肝火”。她建议,防止“情绪中暑”可参考以下两个方法:一是从生理角度“降温”,注意清淡饮食,营养均衡,可适量食用一些凉性的食材,如冬瓜、苦瓜、绿豆、莲子等,不要贪凉,空调温度调到26摄氏度为宜。二是要从心理角度“降温”,保证睡眠,不要熬夜,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想象森林、大海等景致,调节情绪。
本文由 36K创新网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