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及大,见微知著 —— 36K创新中国!

人生逆旅,大爱引航!—— 记临城县“汦河女匠”一等奖获得者崔惠英

阅读 2649
来源 中国公益文化网


      她是很多残疾人最知心的朋友,最亲的人。 她把自己十几年的美好年华献给了这一特殊群体。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她,一个普普通通的下岗职工,干的却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她让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带领很多残疾人走上了就业的道路。

      崔惠英,原是临城县五金公司的一名职工,在1995年,因为商业系统进行体制改革她被迫下岗了。面对命运的转折,生活的突变,她没有气馁,也没有怨天尤人,在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四处拜师学习手工制作,学有小成后开办了临城县第一家手工礼品店,开始了她人生舞台的华丽转身。她编织的玫瑰花,风铃,小动物,发夹,耳环等各种装饰品,再搭配上自己精心制作的礼品盒,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和喜欢,有很多爱好手工制作的妇女慕名而来跟她学习手工技术,在小县城也算是小有名气。



      残疾人是个弱势群体,因为身体的原因,不能出去工作,没有经济来源,家庭生活也都十分困难。2009年5月,县残联领导班子在经过多方考察和研究之后,决定对五十多名残疾人进行手工编织培训,而崔惠英受邀担任了此次培训老师,那是她第一次和这个特殊的群体接触,看到她们有的拄着拐杖,有的眼睛不好,有的聋哑,有的身体变形,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但她们那一双双渴求知识,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眼睛,深深地触动着惠英,她鼻尖一酸,眼睛便被一层薄雾笼罩了,此时的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己所能,倾力相授,帮助她们学得一技之长,让她们实现家庭就业。

      很多学员往往都是第一次接触手工制作,对每一位学员都要手把手的教学,实践,在她们之间每天不知要穿梭多少次,一句话也不知要重复多少遍,尤其是聋哑学员,更要无数次的比划和示范。腿走肿了,嗓子也讲哑了,可是她的身影依然那么不知疲倦,依然忙碌在学员中间。她说:教培过程难免辛苦,但当看到学员们把编织好的成品一一罗列在面前,看到他们充满成就感的笑脸,便觉一切付出都值得了。



      当年9月,临城县残联领导班子为了推动更多的残疾人就业,成立了临城县残疾人培训中心。诚邀崔惠英担任培训中心负责人,惠英经过深思熟虑后,想到那些残疾朋友渴望知识、渴望技能的一双双眼睛。最终她毅然决然的关闭了经营多年的编织店,到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挑起了这个重担。

        上任之后,惠英和残联领导先后到浙江的义乌,天津,北京,石家庄等地进行考察,最终确定了开发适合残疾人操作的手工编织项目,这个行业不仅适合残疾人操作,而且市场前景也很好。有了目标和方向,惠英白天工作,晚上在家设计花样研究新样品,经常是不知不觉就到了午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统一培训,学员们编织的产品都达到了合格水平,由培训中心统一回收,统一销售,实现了足不出户就挣上了钱!

        为拓展残疾人的就业渠道,满足不同残疾人的就业需求。2017年崔惠英和残联领导先后两次去到容城、辛集等地考察毛绒玩具加工项目,此项目适合在家里做,市场也没有淡旺季,加工的产品供不应求,考察过后便与毛绒玩具经销商厂家签订了长期的加工合同。一回来,她便不辞辛劳地组织开展了多期残疾人毛绒玩具加工培训,又让一部分的残疾人实现了就业。

      2019年的六月份,惠英往返天津廊坊六次,考察学习绢花加工技艺,她发现做绢花比较简单,而且下肢瘫痪坐轮椅的残疾人也可以做,就业面比较广,是非常适合各类残疾人就业发展的好项目。于是残疾人绢花技艺培训又在她的带领下如火如荼的开展了起来。

      为了让更多的残疾人和手工编织爱好者学有所成,大家可以随到随学,从2009年开始,除了春节,惠英的时间总是安排的很满,一月休息一两天都很奢侈。毛绒玩具的加工很繁琐,收货,理货,点货,验货,发货。每次到了新的样品还得研究快捷方法,等大家领货的时候再教给她们,便于大家能做快,多挣点钱。随着加工项目的增多,惠英的工作越来越繁重,为了让残疾人方便送货取货,她曾经早起四点多就去门市等着交货,六七点去培训中心工作,更是成了家常便饭。遇到做订单的时候,饭都顾不上吃。有一次往天津发货,在物流站,惠英看见刚装上车的工艺品快掉下来了,怕摔坏,就连忙跑过去用手扶,结果货是扶住了,而她的右手被砸骨折了,考虑到大家每天都要取货,送货,愣是打着石膏上班,一天也没有休息。

        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2018年,惠英应邀到新乐市对七十多名残疾人进行了手工编织,串珠和毛绒玩具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之后邢台市残联组织的手工培训班在临城开班,来自邢台市各县的残疾人通过培训学习,都掌握了手工串珠和毛线编织技巧。2019年她又应邀到廊坊三河市残疾人培训学校对那里五十多名残疾妇女进行了毛绒玩具加工培训,又帮助她们联系了加工厂家,从而让她们实现了家庭就业。



      从2009年至今,培训中心组织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班百余期,接受培训的残疾人达5000人次,有些人学会后开了网店,在网上卖自己制作的工艺品。有些学员把自己钩织的小物件到集市庙会或景区去卖。有些人开了手工艺品实体店。还有人学成之后,自己当了培训老师,带动了更多的残疾人实现就业。惠英多年来的辛勤付出结出了累累硕果。

      残疾人家庭情况都不尽相同,难处也多,惠英渐渐成为了诸多残友们的知心姐姐,遇到任何困难,总是第一个想到给她打电话诉说,而她则被称为“残疾人永远的娘家人”。残疾人都很不容易,各种努力和不放弃的精神也感染着惠英,她常说:“我只有用一颗奉献的心,来表达对这个特殊群体的爱。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一张温暖而又亲切的笑脸展现在他们面前”。“最高兴的事,就是看到她们领工资时的笑脸,因为那种快乐是从心里溢出来的。这样我付出再多也值得啦。我也愿意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责任和担当为残疾人撑起一片属于她们的蓝天。”



      从事手工艺制作二十多年,在带动残疾妇女就业的同时,崔惠英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2010年荣获“临城县手工制品大赛”一等奖
2011年被评为“年度创业标兵”
2014年被聘为河北省残疾人家庭手工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2017年被聘为临城县第一届民间艺术家协会理事
2018年荣获第十三届河北省七夕情侣节第四届寻找织女星金奖!
2020年她的作品又成功入选《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暨临城县政协成立35周年艺术展》
同年又获得临城县“汦河女匠”手工技能大赛一等奖
在2021年举办的残疾人技能大赛中,她的十七名学员不仅全部获奖,更圆了她们的舞台梦。

      崔惠英说:“看着她们在在舞台上领奖的时候,我的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淌,有激动,有骄傲,但更多的是欣慰!”

      多年来,崔惠英默默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不仅让广大残疾朋友们学得一技之长,实现了就业创业。更多的是让大家感受到她对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的无私关爱和浓浓的亲情。细雨无声滋弱树,春风秀色绿残枝。是她,让爱在绝处生花,留下一路芬芳。


本文由 36K创新网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