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及大,见微知著 —— 36K创新中国!

“不器——金文名品与徐天进书作特展”在杭州市临平博物馆开幕

阅读 1054
来源 艺术中国

“不器——金文名品与徐天进书作特展”在杭州市临平博物馆开幕

良渚刻符玉璧 杭州市临平博物馆藏

“不器”展览小序

绵延不绝的书写系统是中华文明最具意义的特征之一。

汗牛充栋的文字记录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了解过去、认识历史最直接的依凭,同时还产生了一种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书法。

考古证据表明,成熟的汉字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今天所称之“甲骨文”、“金文”是汉字发展脉络中第一个阶段的“书体”。由数以万计的“金文”篇章来看,不论是字的结构,意趣还是章法,都已经具备今人所追求之书法旨趣。

“我的‘金文’书写,缘自几点理由:

首先是识字之需。研究商周考古,多少得认识几个字,而识字的最好办法,就是一遍遍的摹写。

二是深信这种日常摹写也是亲近古人、并对其产生‘了解之同情’的有效途径。正所谓‘观其器、诵其言,形容髣髴,以追三代之遗风,如见其人矣’。

三是由衷喜欢‘金文’所独有的、超出字意之外的朴厚、静穆感。

我的‘金文’书写,只是日常的作业和消遣,不可作‘书法’视之。”

——徐天进

展览第一单元为“象形·符号”,揭示了孕育于造字伊始的书法象本原则与禀承自然,回归自然的审美境界。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从距今六千年前,尚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即已发明了简单的刻画符号。

“不器——金文名品与徐天进书作特展”在杭州市临平博物馆开幕

西周中期青铜器“图片簋” 扶风县博物馆藏

西周金文在古汉字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以秩序感、图案化为特征的大篆书体的成熟,标志着象形字已经由实际上的象形,转化为观念上的象形,汉字进入了第一个正体符号化发展阶段。

“不器——金文名品与徐天进书作特展”在杭州市临平博物馆开幕

西周中期青铜器“图片簋” 扶风县博物馆藏

秦国秉承《史籀篇》字书,并藉以改定规范新体小篆,推行全国,成为古今文字的重要转折。

“不器——金文名品与徐天进书作特展”在杭州市临平博物馆开幕

大克鼎全形拓 上海博物馆藏

宋代开端的“金石学”延续了青铜器与金文的文化生命,士大夫、文人学者虽以收藏鉴赏青铜器、考释著录金文为雅趣,但金文书法仍归于沉寂。

至清代碑学兴起,为走出传统帖学的藩篱,一批金石学家、书法家转向钟鼎尊彝临池取法,创作出形式各异、别开生面的金文书风。古老的金文书法从此焕发出崭新的艺术魅力,流韵至今。

第四单元为“茹古·涵今”,展现了徐天进先生以考古学家的身份和学养,跨界书法艺术,既表现出传统文人孜孜求索的严谨学风与谦和儒雅的君子风度,又传达出当代创作者活化传统、重塑经典的大胆尝试与消弭古今边界的艺术精神。

“不器——金文名品与徐天进书作特展”在杭州市临平博物馆开幕

展览海报

(图文来源:潮新闻 马黎 郭楠 综合,图片由临平博物馆提供)

本文由 36K创新网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